水攝的忍與先

高中的時候,有一篇文章我一直讀不懂,那就是蘇軾的<留侯論>。留侯論講的是<圯上納履>的故事帶給他的啟示,那就是橋上的老公公要教當時還血氣方剛的張良「忍」的重要。我後來終於懂為什麼我當時候我沒有完全搞懂這篇文章,原來是蘇軾只寫到了「忍」,但沒寫到「先」。其實圯上老人要教張良的包括「忍人之所不能忍」,還包括「取得絕對的先」。

請看<史記 留侯世家>:

=====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間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 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複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 「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複怒曰:「後,何也?」去,曰: 「後五日複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 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

張良當時候去赴約,沒想到老公公很早就到了,後來張良想通了,乾脆前一天晚上就先到橋上等他,也就是出乎對方的意料之外,以取得絕對的先,也就是孫子兵法所說:「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在海底拍攝動物也是一樣,得觀察動物的習性,要先忍,讓動物沒有防備,才能出乎動物的意料,取得拍攝的先機。假設你要拍攝麒麟魚交配好了,你就得先躲在鹿角珊瑚旁,靜靜地利用紅光對焦,讓麒麟魚沒有防備,並先設定好所有參數,準備按下快門,而且你已經知道麒麟魚大概就是傍晚的時候會交配,那你就在天還沒黑的時候就背氣瓶下去等,這樣就能取得絕對的先。一旦掌握「忍」與「先」的秘訣,要拍出好的水攝照片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