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熱帶印度-太平洋海域指南

文:豐英 丁教練
為了預測潛水能看到的生物相,必須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來定義我們最熟悉的「熱帶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 tropics)。不必說你也一定知道在熱帶、溫帶跟寒帶潛水能看到的物種會不一樣,在印度太平洋和在大西洋看到的物種也很多都不一樣,但是因為有海流的影響,熱帶印度太平洋的邊界並不剛好跟人類畫好的緯度吻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沖繩,沖繩的緯度已經跟重慶差不多,但是海水在夏天的時候卻很溫暖,也有很多熱帶能見到的物種,這是因為有黑潮的關係,所以熱帶印度太平洋的北界竟然是在日本鹿兒島的佐多岬(Sata-Misaki),其緯度跟上海差不多耶!而且在熱帶印度太平洋海域的邊界,往往會有過度帶,也就是同時能看到一部分熱帶物種和一部分溫帶物種,例如日本本州東南沿海(在東京南部海域的八丈島竟然也有熱帶海洋生物),澳洲黃金海岸以南的新南威爾斯省沿海,西澳Shark Bay以南的沿海,南非Algoa Bay(靠近伊莉莎白港)以西的沿海,這些過渡帶也是很不錯的潛點。當然,這條邊界不是那麼直,像紐西蘭北島就有比較多印度太平洋分布的物種,而比較不接近南極的生物相。

在熱帶印度太平洋海域的中心,也就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是所謂的珊瑚大三角,我想這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也就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在這海域內可以看到最多樣的物種,所以是很值得潛水的海域。另外,有一條無形的邊界叫 East Pacific Barrier,大致以復活節島為南界,以夏威夷和中途島為北界,這邊界也大致跟南島語族播遷的東界一樣,超過East Pacific Barrier,你潛水會看到的物種,會比較像北美溫帶或是加勒比海的物種,像著名看大白鯊的墨西哥 Guadalupe 島就是在 East Pacific Barrier以東,其他像 Revillagigedo 島和 Clipperton 島也都是在 East Pacific Barrier以東。

根據以上的知識,我建議如果單純考量能看到的物種的多樣和新奇程度,可以優先探索珊瑚大三角,想看多一點溫帶的物種,可以考慮到過渡帶去(沒那麼冷)或是到East Pacific Barrier以東的加州、墨西哥海域。想看不同於熱帶印度太平洋的熱帶物種,則可以考慮到加勒比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