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技巧是水肺潛水活動非常重要的基本技巧.
在OW課程中,我們學會如何手持指北針沿著直線前進和折返同時維持深度,並且在水面上利用指北針找到回岸上的路線.
在AOW課程中,我們進一步學習如何行進更複雜的路線模式,例如矩形/三角形,了解內外角是幾度且不要轉錯,並利用踢腿循環或是時間來估算距離,有了角度和距離再搭配很簡單的幾何學基本常識和手寫板紀錄,並善用大自然提供的線索,來完成導航任務.更進階一點,就會學習如何在低能見度/夜潛導航.
所以在開放水域導航,其實跟開飛機導航蠻像的,一開始讓你練習直去直回,就像飛機已經對準跑道一樣,你只需要維持好方向和控制高度,就能平安降落.更複雜的模式,就像地形比較複雜的機場要進場前得仔細看下進場圖,遵循進場的路線模式以避免撞山等事故.而低能見度/夜潛就像儀器飛行一樣,當外界沒有什麼視覺導航線索時,你就只能依賴和相信儀器.
現在拜整合 GPS 功能之賜,有些電腦錶例如 Garmin 或是 Atmos,可以直接在水面上衛星定位,找到綁浮球的點或是特定的潛點.
很可惜,指北針/GPS導航在洞穴潛水是沒有用的.玩過RPG遊戲就知道,洞穴潛水就像走迷宮,當你進到洞穴深處想找到原來的出口出洞,即使你拿出指北針知道洞口和你的相對方向,但卻沒有什麼用,因為你無法直接穿牆.GPS在洞裡也收不到訊號,即使可以收到訊號,你也還是不知道迷宮裡的路怎麼走.
這時就只能靠線和線上的標記來導航了.洞穴潛水導航就比較像開車而不像開飛機,畢竟你只能順著洞穴的通道走,就好比開車開在高速公路上,除非有交流道可以上下,不然你只得一直開在高速公路上.
洞穴裡的高速公路設計,有其歷史背景,最重要的目的當然是避免有人掛掉.1.要避免不能上高速公路的人上高速公路:避免機車上高速,也就是不能讓沒受過洞穴潛水訓練的人也順著導引繩溜進洞穴深處,所以在墨西哥,你必須自己在洞口openwater處,牽primary reel進洞去連接導引繩.出洞後也就把primary reel拆掉,這樣就能盡量避免洞潛小白在洞穴裡沒有其他受過訓練的潛水員時鑽進洞.也因此,在洞口處如果有兩條路線可以走,卻又不能在洞口openwater處設置永久的導引繩,於是就會形成 gap.
2.要避免一直繞路繞不出來(神秘的百慕達三角區):如果導引繩是連接在一起的,這樣就有可能你繞進複雜的迴圈裡出不來.但如果主幹道和支線的導引繩不是連續的,而是你必須自己用自己的jump reel去連結,這樣就可以區分出永久繩和臨時繩,就比較不會從主線繞去支線然後繞不回主線.
3.要避免上下錯交流道:因為車來車往,如果跟著前面的車走,他可能會帶你上下錯交流道,而不是你想要走的路線,因此團隊必須要利用標記和線軸線的顏色來區分自己和其他人的線.線標可以靠顏色形狀大小質感等方式來和其他人區隔開.
4.要避免走錯方向(南下北上或是岔路口走錯):就要利用方向標和圓形標來標定自己的出口方向,同時在綁方向性線標時也要注意綁的位置,不要讓線標因為受力的關係,導致箭頭指向Y字型岔路的中間,這樣就會讓潛水員無從知道方向.
因此,學習洞穴潛水的導航最主要是在學習line protocols,如何跟大家用同一套規則去綁繩和做標記(學習交通規則),同時要考慮到比較複雜的路線,要連續jump好幾次跨越不同導引繩又能找回出口的方向(上下好幾次交流道或是連接道路,卻又不會迷路).另外考慮到緊急的情況,也就是沒有能見度的時候(燈壞掉或是淤泥造成的),能否只靠觸感,沿著導引繩和上面的標記,沿路摸回洞口?
當熟悉基本的交通規則和道路後,就可以進行更複雜的線路規劃,像是當你不知道你的油夠不夠從A點開到B點,你就可以先從A開到需要折返的油量,記錄一樣耗了多少油折返.然後改從B往A的方向開,如果到達原先從A開的折返點,且剩餘的油量足夠繼續開到A點,那就可以繼續開直到抵達B點.在墨西哥要這樣子做,可以先從A洞口開始潛水找到折返點並做標記,然後回到A洞口開車或是騎腳踏車到B洞口,然後下潛,然後最後一潛cleanup dive去回收線軸和標記.迴圈則是相同的道理,只是進出口是同一個而不是A與B罷了.通常這樣的路線會是 Full cave 課程的最終訓練,必須有能力完成多次跳線和迴圈等複雜路線導航,才具備基本的洞穴潛水導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