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 穿乾衣入水一開始最明顯的差異是像有人幫你量血壓一樣,但是是量腿部的血壓而不是手腕,因為入水前要先把乾衣裡的氣排掉,所以腳一開始會被水壓擠壓,如果是沒有延展性的布料,你就會感覺到乾衣皺皺的。
浮力控制 => 乾衣需要充排氣,所以要同時考慮BC和乾衣裡面的氣量,再利用肺來微調。
腳蹼 => 許多人偏好用比較沉的腳蹼搭配乾衣,例如 Scubapro Jetfin,這樣在水下重心比較不會往前傾,比較不會因為腿部充氣後倒吊,也同時會發現,這類強調乾衣適用腳蹼還考慮到即使腳部充氣,仍不易脫落,這也是為什麼穿乾衣一般得穿靴子後再穿有鬆緊帶的可調節式腳蹼而不穿直接套腳式的,因為直接套腳式勢必是搭配襪套式乾衣,一旦腳部充氣就可能會擠掉腳蹼。
配重系統 => 穿乾衣會比穿濕衣用更多配重,因為你的密度會變小氯丁橡膠乾衣:10%的體重+3-5 kg三層壓乾衣配薄底衣:10%的體重+1.5-3 kg三層壓乾衣配厚底衣:10%的體重+3-7 kg假如體重 65kg,三層壓乾衣配薄底衣一開始可以先嘗試 8kg 左右的配重,再根據自己的裝備配置來調整,例如用比較重的腳蹼、背飛用鋼板、氣瓶用鋼瓶等等,就可以減少掛在身上的配重。至於這些配重怎麼分配,就根據再水下Trim的狀況來調整。
在水底丟棄配重 => 因為穿乾衣的配重很重,如果一次全部拋棄的話,可能會快速衝到水面,很容易罹患減壓病,所以穿有好幾個口袋的配重袋的好處是可以不用一次全拋棄,且真要全拋棄的話也可以。
下潛姿勢 => 不能頭上腳下垂直下潛,不然腳下會被擠壓。要保持像老鷹翱翔的姿勢,下潛過程中,也要保持點充,避免乾衣擠壓,養成這樣的點充習慣,也考以避免若在冰水中潛水閥結凍的問題。
穿乾衣後會發現,若有錨繩輔助下潛會變得更加容易,因為能更容易控制下降速度,所以在有輔助錨繩的地方練乾衣是很重要的。
手套 => 乾手套只能搭配乾衣,厚的湿手套穿了以后明显会感到手指靈敏度下降。
面鏡脫除戴回 => 因為你可能戴手套,操作起來會比較困難。
拆卸低壓管 => 在冷水,需要比較大尺寸的卸除開關,會更好操作
裝備穿脫 => 穿的話就是要注意充乾衣的管子要穿過腋下,脫除的時候要更注重順序,因為你如果先脫背飛,當配重還在你身上,你可能會沉的很快,這時如果沒有快速反應過來卸除配重,會有溺水的危險。
裝備配掛 => 要很注意不要掉東西,如果你升水後東西掉了,因為乾衣已經充氣,要下潛撿的話會沒那麼快。
穿乾衣的水阻更大 => 水面游泳會更費勁
緊急處理 => 得去思考多出來的閥壞了或是乾衣進水的話怎麼處理。
入水前要排氣 => 不然邁步入水時的衝擊力,可能會把乾衣裡的氣從領封擠出來,這時候可能會有水從開口倒灌進乾衣。
備用零件 => 要多準備滑石粉、可替換的領封&袖封、換領封用的 Pizza Cutter、乾衣修補補丁、吹風機、Uridome (醫療用保險套)
減少對冷水的恐懼 => 因為穿過乾衣下過冷水,多次以後,心理上會沒以前那麼抗拒冷水
電腦錶 => 因為乾衣比較寬鬆,且可能戴手套,你會發現 Bungee 彈力繩會比傳統的錶帶容易操作。而且電腦表的警報系統更重要,因為你大腦要處理的雜事更多,有裝備輔助的話會輕鬆一點,有點像你開一架比較先進比較複雜的飛機,你需要比較多電腦輔助,減少你大腦瞬間要處理的資訊
電腦錶的保守係數=> 你會知道穿乾衣下冷水,電腦表要調的更保守一點,例如 Shearwater 電腦表可以調 Gradient Factor,或是Suunto 電腦表裡的 Pers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