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設定 Ceiling 的顯示,以便看出在不同的保守程度係數設定下的 Ceiling 變化?在 Subsurface 的 Preferences 裡,找到 Tech setup:減壓模型:Buhlmann v.s. VPM-B保守係數:GF值 v.s. 氣泡模型保守程度
要怎麼理解可以透過切換氣源(switch gas)吸更高濃度的高氧瓶來加速減壓停留 (縮短整體時間) ?
我們思考切換氣源的瞬間,三種數據的變化:Total gas pressure: 不變。因為深度不變,你從二級頭吸到的氣體的壓力等於環境壓力,深度不變環境壓力也就不變。Inert gas equilibrium pressure:變低。因為高氧就是低氮,氮比例變低隨之分壓也會下降。Tissue compartment pressures:不變。因為切換的瞬間,組織腔室的惰性氣體壓力還沒變。從組織熱圖可以看出,切換後顏色會變的比較黃比較紅,原因是降低了 Inert gas equilibrium pressure,「過飽和」程度也跟著提高。但這是好的嗎?其實只要控制的當,過飽和但卻沒有超過 GF 值(當然也就不會超過 M 值,因為 M值 = GF 100),就可以加速 off-gasing。所以當你上升到深度低於下一個減壓氣瓶的 MOD 時,就可以切換氣源去加速減壓停留的過程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看自己的潛水組織熱圖??
如何看自己的潛水組織熱圖??以 Shearwater 來說,可以利用 Shearwater Cloud Desktop 把潛水日誌匯出成 UDDF 檔,然後匯入 Subsurface,再按下「Toggle tissue heat-map」即可顯示。
[10 Cool Facts] 海扁蟲
1.名稱與分類
扁蟲 Platyhelminthes 是來自希臘文 platy 扁 + helminth 蟲。大部分肉眼可見的常見海扁蟲屬於多岐腸目(Order Polycladida),有些種類可以游泳一小段距離。又可以細分成吸盤亞目和無吸盤亞目。
2.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在低潮線到 30 公尺之間的深度,因為有比較多的海鞘和雙殼類分布,也就是他們的主食。退潮時在潮間帶翻翻石頭,或許就可以找到海扁蟲,也常會發現多毛蟲和海蛞蝓。
3.攝食
海扁蟲是肉食性。有幾種無吸盤亞目的利用其扁平的身體,進入養殖的牡蠣或是硨磲貝的貝殼內並攝食。因為沒有肛門,所以消化後的殘渣也會再透過口部排出。吞食螺類時,包起螺殼的樣子會看起來像後鰓類。而潛水員常見的色彩斑斕的吸盤亞目,大部分是攝食海鞘。咽頭會伸出並插入海鞘體內,然後消化並吸收。因為咽頭的開口在腹面,因此潛水的時候比較難觀察海扁蟲如何攝食海鞘,你會以為海扁蟲只是趴在海鞘上休息。
4.神經系統
海扁蟲身上,有好幾條縱貫身長的「神經索(nerve cords)」,和頭部小小的「腦神經節(cerebral ganglion)」構成神經系統。
5.移動方式
海扁蟲會有 duo gland,也就是分泌黏液的腺體和解除黏液黏性的腺體,來幫助身體黏了地面又可以拔開。另外有些海扁蟲則也可以產生波動來短暫游泳。
6.排泄
海扁蟲怎麼調節滲透壓?過剩的水分,由細胞擴散至細胞間液而被排泄細胞所收集。這類細胞遍佈全身,稱為原腎管(protonephridia),由燄細胞(flame cell)所組成。而如果把焰細胞切開,裡面有纖毛擺動,以促使水液向管腔下流,最後排出體表。
7.繁殖與幼生
海扁蟲的身體外部構造簡單,在身體腹面有咽(pharynx),咽的後方有雄性或是雌性生殖孔,但沒有肛門!大部分渦蟲綱沒有自由營生的幼體階段,但是有些海扁蟲會有 Müller 幼生階段,在定居下來變態成為成體型態之前,可以利用布滿纖毛的泳足游泳。
8.防衛與毒性
海扁蟲體表為一層立方細胞之上皮組織(epidermis)。腹面的上皮組織有纖毛,海扁蟲賴以滑行。
粘液細胞(gland cell)能分泌一種粘液,以使爬行的沿途更光滑。
桿狀細胞(rhabdites)在環境不利時,能由表皮中逸去,具有粘性,可能有防衛身體的功能。
此外,扁蟲具有神經毒,可以去攻擊敵方體內的離子通道。
9.擬態
貝氏模擬是擬態成有毒的其他生物,但自己本身無毒性。而穆勒氏擬態則是擁有警戒色,且本身會打擊或是對掠食者有毒。
像圓翅燕魚(pinnate spadefish)會擬態成橘色邊緣的黑色扁蟲。
鰨的成魚是底棲在沙地,但是稚魚階段卻是浮游在水中,外型和行為都會模仿扁蟲,讓掠食者不敢吃,因此這種擬態我們稱為貝氏擬態。
扁櫛水母 Coeloplana astricola => 常在海星上發現,也長得像扁蟲!至於怎麼分辨是扁櫛水母還是扁蟲?
訣竅:
1.扁櫛水母有很長的觸手,會伸出和縮回,且觸手的長度可以是體長的好幾倍(遠遠看像是黏液牽絲,近看會發現其實是觸手)
2.扁櫛水母的移動速度慢扁蟲很多
3.扁蟲是兩側對稱,櫛水母是兩側輻射對稱
10.寄生
有些海扁蟲會棲息在陽隧足的生殖腺中,或是在螺的外套腔中。相反地,海扁蟲也可能成為被寄生的對象,例如橈足類。運氣好的話,會看到海扁蟲體內被埋進了白色卵團,因為卵團是成對出現,所以我們會知道那屬於是寄生性橈足類。
[10 Cool Facts] Manta
1.分類與外型
MYLIOBATIDAE 鱝(燕魟)科— 英文統稱 eagle rays,軟骨魚綱燕魟目鱝科,分三個亞科:-MYLIOBATINAE 亞科 – 英文稱 EAGLE RAYS-RHINOPTERINAE 亞科 – 英文稱 COWNOSE RAYS-MOBULINAE 亞科 – 英文稱 DEVIL RAYSManta 屬於 MOBULINAE 亞科,分成 Reef Manta 和 Giant Manta。體長最大可達 6.1 公尺,最重達1360 公斤。
2.遨遊在大洋
大部分板鰓類分布在比較淺的溫帶或特別是熱帶海域(南極沒有分布)。大多數生活在大陸棚和島棚以及斜坡:50% 棲息在 <200 公尺深,85% 棲息在 <2000 公尺深。僅有 5% 的物種是生活在大洋中,包括一些燕魟目例如 Manta;另外的 5% 棲息在淡水。
3.異溫?
有些大型、活動力旺盛、大洋性的魚類是「異溫動物」,也就是透過泳肌的活動、消化食物或是產熱器官等內在產生熱量,並利用逆流交換機制去讓泳肌、腸道、腦、或眼睛保持溫暖。異溫的代表性魚種包括鮪魚、劍旗魚、馬林魚、鯊魚(鼠鯊科、長尾鯊科),或許 Manta 也有這樣的生理機制。
4.鞭狀尾巴
大部分鯊魚是歪形尾,而很多魟魚是沒有尾鰭的(例如:刺魟、燕魟、Manta)並且用拍動或是波動的方式游泳。沒有鱗片的胸鰭。扁鯊(天使鯊)的對稱性則是相反,是尾鰭的下葉比較大。Manta 的尾巴並非歪形尾,而是細細長長的,且沒有突起的棘。
5.濾食性
我們知道鯊魚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上所有的板鰓類都是肉食性,不管是捕食生肉還是尋找剛死亡不久的屍體不來吃,目前尚未發現有素食或是吃碎屑的鯊魚。而 Manta 和其他幾種濾食浮游動物的大型板鰓類(包括:姥鯊、巨口鯊、鯨鯊)算是比較特別的。
6.巡游進食
鯨鯊、姥鯊、Manta、鯡魚、鯷魚、鯖魚,可以張開嘴巴利用細緻的鰓耙當濾網來濾食浮游生物,過濾的動力來自不停的游動的同時張開大嘴,稱為巡游進食(ram feeding)。
7.膨魚鰓
Manta 細緻的鰓耙卻被以「膨魚鰓」的藥名當作中藥來販售,大部分被送到廣東進行加工後再販售到亞洲各地的中藥店。
8.擁有三對可以動的附肢
Manta 可以透過打開嘴巴兩側的頭鰭(cephalic horns)將小型甲殼類和魚類導流到嘴巴裡吃掉。頭鰭實際上是胸鰭的前端延伸,所以 Manta 是唯一具有三對有功能附肢的脊椎動物。
9.無胎盤胎生
有些胎生鯊魚,子宮壁在胚胎後期會長出許多皺褶或絨毛,以增加子宮壁的表面積,方便分泌「子宮乳」給胎兒飲用。
有一種燕魟(Gymnura),其子宮壁的絨毛很長,從胎兒眼後的呼吸孔伸入到胎兒的食道,直接把子宮乳分泌到胎兒消化管道裏。
Manta 是無胎盤的胎生,胎兒是直接攝取子宮乳而沒有依靠胎盤連接。
10.旅伴:鮣魚
鮣魚的第一背鰭特化成吸盤,可以產生 17 牛頓的吸力。鮣魚經常吸附在 Manta 的腹面,可能會幫忙清潔魚鰓,也可以撿食物的殘渣來吃。在墨西哥 Socorro 潛水遇到 Oceanic manta,即使二級頭吐出的氣泡打在 Manta 的肚皮上,鮣魚還是會牢牢地吸在 Manta 肚皮上不會離開。
如何挑選乾手套(dry gloves)?
乾手套(dry gloves)一般會在低溫(包括冰潛)或髒汙水域使用。
乾手套材質主要分成乳膠(Latex) 和 PVC。
乳膠適合重度使用,不過容易有一股不好聞的橡膠味。
PVC 則是好清洗且不會有味道。
一般來說,潛水用的乳膠的會做成黑色,PVC 則多半做成藍色。
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區隔材料跟使用環境,免得在不當環境用錯手套材料,也就是方便使用者辨識材質。
例如﹔實驗用的零蛋白手套常見米白色,半導體製程用的手套常見半透明的,化學實驗的橡膠手套幾乎是紫色,這些戴起來材質也不同。
在極冷的環境下,PVC 乾手套還可以搭配壓克力的手套內襯來使用,除了保暖也可以避免乾手套擠壓造成不舒服。
如果僅使用乾手套而沒有搭配乾手套內襯,則得在袖封安裝毛細管,連通乾手套和乾衣,這樣在乾手套被擠壓的時候,就可以平衡壓力。
而用乳膠乾手套亦可以搭配手套內襯,常見的材料為合成纖維。
乾手套除了有大小之分,也有分五指、三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兩指(拇指+其他四指)指頭連在一起的好處是更保暖,但缺點是會犧牲手指的靈活度。
BCD 氣瓶綁帶穿法記憶術
OMS 的 BCD 真貼心-把穿氣瓶綁帶的順序圖解了
在國外是這麼記:
1.Metal
2.Middle
3.Bottom
4.Tighten by ratchetting
5.Top
念快一點就是 Metal Middle Bottom Tighten Top
CCR 課程 – OC v.s. CCR 水中操作的差異
學完CCR以後,回想一下和OC的差異,就是系統變得比較複雜,複雜在哪裡?
迴路是封閉的=>要考慮迴路的體積問題
PO2 是恆定的=>要持續監控PO2,也要熟練電腦錶操作setpoint的切換
二氧化碳吸附劑有一定使用時間和吸附能力 =>避免過度費力,以免產生太多二氧化碳。如果無法避免,就考慮用水推等方式去解決。
以下列出每段過程中的主要差異:
==
下潛過程中要持續注意的地方
OC: 浮力調整 乾衣 耳壓 情境警覺
CC: 浮力調整 乾衣 耳壓情境警覺(感官有更多輸入資訊要大腦處理) 檢查PO2 加入稀釋氣體以維持迴路體積 (要切換setpoint) 不要頭下腳上 => 避免水流進吸附罐和吸附劑反應
==
CCR 在水底:
檢查BOV
切換Setpoint => 以免影響減壓的計算
時常檢查PO2 => 避免過氧或低氧
減少運動量 =>避免高碳酸血症
情境警覺
==
CCR 上升時:
緩慢
時常檢查PO2
最小迴路體積 => 避免太浮
情境警覺
手動補氧氣
拿開咬嘴前切換到OC狀態避免迴路進水
==
可見,在休閒潛水單瓶用AIR/Nitrox時,因為深度不會太深,一般來說不太容易超過MOD,所以就專心做耳壓和控好浮力。
休閒單瓶因為沒有二氧化碳吸附劑,頭下腳上頂多就是二級頭變難吸或是進水排不掉而已,但CC就要小心水可能和吸附劑反應的問題。
而CC要檢查PO2,因為在水面上校正o2 sensor頂多到1.0ata左右,要下深才能達到1.3ata,至於加入稀釋氣體的任務,可以交給ADV去處理。 電腦錶的setpoint也可以設定成自動根據深度切換,避免忘記切換。
如果要用比較簡明的方式來講CCR的浮力調整,可以這麼想:
0米-6米 當成純氧CCR操作,不碰稀釋氣體,做O2 Flush。
在6米-最大深度下潛過程中當成eCCR操作,讓ADV自由發揮。
在潛水過程中和上浮過程中當成mCCR操作,不讓CCR自動加氣的話會更好控制浮力。
CCR 課程 – 課前準備篇
簡單來說,若把氧氣類比為糖分,可以把 CCR 視為吃糖果,SCR則是口香糖糖果含在嘴巴裡,甜度基本上會保持一樣,但是糖果的體積會慢慢變小最後消失而口香糖則是會越嚼越不甜,當不甜的時候就會吐掉再吃另外一顆了CCR就是可以利用Diluent和純氧去維持恆定的 PO2SCR則是用單一氣體種類,當你吸了3-4口以後,迴路內氧氣被你消耗完,就吐掉然後重新補氣進迴路CCR的機械/電子結構會複雜一點,價格也會比SCR高
我是打算一開始就直接上CCR,而CCR又分
mCCR => CMF
eCCR => Solenoid
hCCR => CMF+Solenoid 都有
最後我決定上 APDiving 的 Inspiration CCR,因為是 eCCR,且可以安裝好以後 handset 上開啟自動化檢查程序,我覺得一開始初學的時候這樣對我來說好像時間壓力會比較小。
那實際上課的時候會需要閱讀那些教材呢?
課本: TDI 循環水肺學生手冊 – Air Diluent CCR 全封閉式循環水肺潛水完全指南檢查表: APDiving 的使用手冊最後兩頁https://www.apdiving.com/en/rebreathers/resources/manuals/
技巧: 可以參考 TDI 準則,或是可以參考 CCR 廠商的 Skill 例如 Hollis Prism 2 RebreatherStatement of Skill Competency& Course Completion Form這在 Hollis Prism 2 的使用手冊 p.110可以找到https://www.hollisrebreathers.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Prism2%20Manual_English_Jan2020.pdf
然後我有先看了一下 Mark Powell 的 Technical Diving – An Introduction 裡關於 CCR 的兩個章節,先有個概念。另外我也看了 Shearwater Teric 電腦錶的操作手冊裡的 CC – BO 的章節,然後如果你對高氧的概念還有點模糊,就把TDI高氧 / TDI進階高氧的課本再複習一下或是先去上課。然後因為會側掛 Bailout 的 OC 瓶,也會在水下進行Bailout Swap等技巧,所以你有側掛的經驗會更得心應手。
這些教材,在正式上課之前,盡可能讀完,上起課來會比較輕鬆。而因為原廠手冊和檢查表可能沒有中文版,如果英文閱讀能力不好的話,可以事先用翻譯軟體或是請人翻譯好,這樣就不會因為語言障礙而讓你的學習進度變慢。
另外有一本 Under Pressure – Diving Deeper with Human Factors,作者是: Gareth Lock 裡面分享了很多實際的潛水意外事故,因為作者本身是CCR教練,所以這些事故很多是關於CCR的,甚至是團隊背CCR進洞探險等比較複雜的任務,可以把這本當作一本目標讀物,可以先閱讀,但看不太懂也不用氣餒,可以看看上完課以後再次閱讀裡面的案例,你會發現學CCR入門課程就像得到一把鑰匙能開啟了另一扇門,原本看不懂的案例會變得更有共鳴了!
註:
Inspiration XPD 之前的型號為 Inspiration
Inspiration EVP 之前的型號為 Evolution+
Inspiration EVO 之前的型號為 Evolution
[待續]
9度C的潛水體驗
最近穿乾衣下了9度的低溫,發覺自己竟然扛的住超過一小時!等疫情結束,要來好好計畫潛一下溫帶水域了!像是十字水母、氣球魚、狼魚、冰島鱈魚群等等,都好想看。
頭套:戴7mm頭套,不要壓耳朵然後下巴不要太緊,之後的潛水過程就會很舒服。頭套圍脖後面的部份,要自己塞進乾衣的圍脖套會稍嫌困難,可以請潛伴或是岸上戒護人員幫忙。然後最外面再套上 waterproof icehood把裸露出的部位再擋住,防寒效果會更好,且icehood是套在7mm頭套外面,所以很好穿,稍微困難的是要把二級頭咬嘴塞進icehood的小開口,但還不到需要別人幫忙的程度。
手套:以前覺得厚手套很難穿,穿完半條命就沒了。其實只要在手腕塗上凡士林,即便是 waterproof 兩層 glideskin 的 7mm Mitt 手套,都能很快地滑進去。像這種鎖水性好的7mm mitt手套,在9度水中完全不會感到冷。如果沒有凡士林,用潤髮乳套水稀釋當潤滑也可以。
內襯:四元素 halo3d 因為在水中不會被壓縮,所以配重要配比較多。下次想買一套不會那麼澎的 waterproof body2x 看看。
配重帶:覺得自潛用的橡膠配重帶用在乾衣上不錯,因為比起傳統編織配重帶會更能伸縮。
襪子:9度如果只靠乾衣本身 5mm neoprene 襪套,我覺得還是不夠,最好再加一層襪子。四元素最厚的兩層式襪子 hot foot pro,在9度水還用不到,要等到4度以下我才會拿出來測試,不然太熱且太厚,蛙鞋整個要買大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