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安全停留的意義>
1.建議做但不是強制做(在緊急情況下就可以不要做了,例如已經和潛伴失散,要回到水面上找潛伴是否已經升水,或者已經快沒氣可以吸了)
2.作為 check point => 導潛可以順便點名、大家升水之前檢查一下裝備有沒有掉在海裡、觀察是否有人在氣剩不多的情況下無法懸浮在5m左右藉此判斷配重是否有配好以及浮力控制技巧
3.由於6m->0m這一段深度的壓力梯度變化比較大,浮力控制不好的話有時候會變成放天燈直接衝回水面。如果心中有安全停留的意識,就更能提早控制好浮力,避免快速上升回水面。
4.生理上的意義 => 可以減少 silence bubble => 如果沒有「氣泡模型」的觀念會比較難理解,但簡單來說就是你體內會有一些氣泡是非常小的,小到可能不會讓你有減壓病的徵兆或症狀,但這些氣泡在你有做安全停留後會更難形成。換句話說,如果你安全停留沒做或是沒做完,後果可能只是體內 silence bubble 變多然後會自己隨時間又變少,但很可能也不會得減壓病。
<快半時和慢半時組織腔室>
你可以在水中切換到 Tissue Bar 的畫面,觀察做了安全停留後 Tissue Bar 的 16 的組織腔室的長條圖變化,會發現做安全停留的時候,對於快半時是在 off-gasing,但對慢半時則可能是 on-gasing。所以不能單純從「非氣泡模型」去思考安全停留的生理意義。如同之前所說,因為做了可以減少微小氣泡的半徑,即使這些微小氣泡在體內也不會讓你有得減壓病的感覺。
<如何調整 Teric 關於安全停留的設定>
MENU -> Dive -> MENU -> Settings -> Deco -> Safety Stops,會有幾種設定的方式:Count Up =>代表不是倒數計時(Count Down),而是從零開始數起,所以你覺得計時夠了就可以回水面,而不是等某個時間倒數計時完畢。
Off => 不顯示安全停留
3min
4min
5min
Adapt (預設值)=>Adapt 翻成中文就是「看情況」,聽起來很籠統,什麼叫「看情況」!
其實是一般情況下停留 3 分鐘,但若符合以下其中兩個條件中的一個就要你做 5 分鐘停留,一個是最大深度超過 30m,一個是你曾經讓 NDL 掉到小於 5min。
我之前在馬爾地夫教潛水的時候,潛店就特別規定要做 5 分鐘 5 米安全停留,那這時候我就會把 Safety Stops 設為 5min因為安全停留不是強制的(沒做安全停留不會鎖電腦錶,但沒做減壓停留某些款式電腦錶就會鎖,雖然Teric不會鎖但會有警示),如果想要交給自己決定要停留多長時間,就可以設為 Count Up。
<利用調整 GF Hi 和觀察 SurfGF 的方式理解安全停留>
有一種「更進階的安全停留」的應用,是把 GF Hi 調到相對不保守的數值(更接近原始 M-Value),例如調到 80 甚至 90,讓你的最後一次減壓停留時間更短一點,然後在做最後一次減壓停留的時候同時觀察 SurfGF 的數據變化,如果你已經做完「GF Deco」然後發現氣還足夠、時間還足夠,還想要把 SurfGF 的數值降到更低,就可以繼續做,這樣你多做的減壓停留就可以視為廣義上的「安全停留」,因為你知道你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 SurfGF。另外,如果你發現你的SurfGF超過100,你會知道你當下正在做的是「Buhlmann Deco」(或者說同時在做 Buhlmann Deco + GF Deco)。如果你的SurfGF低於100但是超過 GF Hi,你會知道你當下正在做的是「GF Deco」。
當情況比較緊急的時候,我們當然是盡可能把 Buhlmann Deco 做完,但如果還有餘力,我們就再把剩下把 GF Deco 盡可能做完。如果 GF Deco 也做完還有餘力還想把 SurfGF 再降,就觀察 delta+5 是否是負值,如果是就可以考慮繼續停留來當作額外的安全停留。
Shearwater Teric 中安全停留參數的意義與應用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