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整常見被海洋動物毒到的急救方式

[毒理]
刺絲胞動物:刺絲胞(細胞)
海膽:刺、棘(加上毒液)
藍環章魚:河豚毒素(攻擊離子通道)
芋螺:多胜肽毒(攻擊離子通道)
石頭魚:毒蛋白
[應變之道]
刺絲胞:避免用淡水或是酒精去刺激刺絲胞,但可以用醋。如果是單條觸手的藍瓶僧帽水母,可以用熱敷,其他情況則用冰敷。
海膽毒刺毒棘:避免讓刺越限越深,也要避免感染。插入太深數量太多,可能得動手術取出。
河豚毒素和芋螺多胜肽毒素:無有效解藥,但要維持急救,讓患者保持呼吸和心跳,就有機會活下來。
石頭魚毒蛋白:有解藥,但如果拖太晚就只能用抗生素避免進一步感染。要控制嚴重出血、傷口感染、休克。

潛水被石頭魚的毒棘刺到怎麼辦?

石頭魚又稱石狗公,鰭上有毒棘!一般來說,只要你有穿潛水靴,在水下不要亂摸,基本上不會被石頭魚扎到。比較常見的案例是,赤腳在可能有石頭魚的海岸走路,例如岸潛卻穿套腳式的腳蹼,最後要上岸的時候有一小段路要赤腳在水中走,那就有可能會被扎到!!
被扎到後,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紅腫
強烈的痛楚
四肢喪失行動能力
吞嚥困難
血尿
石頭魚的毒蛋白是複合成分,包括:
Stonustoxin ->可以讓血壓快速下降,可能會致命!
hyaluronidase -> 透明質酸酶,會增加細胞間隙,有助於毒液擴散!
石頭魚的毒有解毒劑,但如果太晚送到有解毒劑的醫院,就只能夠給予抗生素,防止進一步的感染,直到完全康復。
急救的時候,能否施予傷口壓力?不可以,因為可能會造成疼痛或是局部的組織傷害,這一點和藍環章魚或是芋螺的傷口處理方式不一樣!
正確的急救方式:
控制嚴重出血
利用肥皂、淡水清理傷口
消毒
可能的話,移除魚刺
泡在45度溫水
注意患者休克

被芋螺螫到怎麼辦?

芋螺毒素是多胜肽毒素,主要分三大類:
nicotinic ligand-gated channel
(配體調控離子通道)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 當膜內外電位產生改變時,此鈣離子通道開合 )
voltaged-gated sodium channel
( 當膜內外電位產生改變時,此鈉離子通道開合 )
跟河豚毒素一樣也是阻斷神經的溝通,因此症狀跟被藍環章魚咬到很類似,處理方式也是要趕緊清洗傷口,並且在傷口處施加壓力,然後緊急送醫,沿途如果患者呼吸終止得施予CPR。並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只能送醫院。可以的話,拍下芋螺的照片(不得已要採樣的話,請注意不要被刺到),幫助醫生判定。

被藍環章魚咬到怎麼辦?

藍環章魚的唾液裡面含有河豚毒素,會阻斷神經和肌肉細胞的鈉離子通道,造成神經和肌肉的癱瘓,嚴重可讓呼吸停止。

不去激怒不把玩藍環章魚,基本上不會有被藍環咬到的疑慮,但如果真的不幸被藍環章魚咬到,要趕緊清洗傷口,並且在傷口處施加壓力,然後緊急送醫,沿途如果患者呼吸終止得施予CPR。目前河豚毒素作用快鍵結強,並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只能送醫院維持呼吸和心跳,直到毒素被身體自然排除。

因為藍環章魚很小,即使被咬,可能當下並不會有感覺!但當毒性發作時,可能會感到胸悶甚至暈倒!然後開始停止呼吸、沒有脈搏、失去意識、癱瘓、瞳孔放大眼神死,這時候不要放棄急救,因為只要能夠透過急救技巧維持呼吸和心跳,就還有可能活過來!

藍環章魚並不是自己製造河豚毒素,而是透過唾液腺的細菌製造,這些細菌會經由媽媽下蛋的時候傳給下一代,所以小藍環章魚孵化後就有這些能製造毒素的細菌了。

被水母、珊瑚和水螅等刺絲胞動物螫傷怎麼辦?

首先要確定是不是被刺絲胞動物螫到,如果沒在水下當場目擊是否被刺絲胞螫到的話,就看傷口是不是鞭狀。如果是小面積接觸,看不出是被觸手螫傷,那一般來說會出現局部的刺痛、癢、紅腫。如果是大面積的螫傷,就可能會有休克、呼吸困難、失去意識等嚴重的後果。
在熱帶水域潛水遇到的刺絲胞動物,基本上都可以靠「醋」來緩解症狀,我之前不管是在馬代還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渡假村工作的時候,都會在船上準備好醋,並且把醋裝在噴霧罐裡,方便噴在患部。如果沒有醋的話,還是得把觸手移除,並且用乾淨的海水清洗,而不要用淡水或是酒精,因為淡水或酒精會刺激刺絲胞發射。在日本藥粧店則是可以買到含有PVA成分的消炎止癢藥,具有類固醇抑制發炎紅腫,也有局部麻醉劑、抑制組織胺劑可以抑制癢感,並用薄荷醇和樟腦製造清涼的快感。
如果很痛,那要熱敷還是冰敷?一般來說是要冰敷,但也有例外,如果是單一觸手的藍瓶僧帽水母螫傷,則是得用45度的溫水熱敷。

如何分辨海膽的刺、棘、管足?

海膽殼上伸出來的構造有:
管足 tube feet
刺 spine
棘 pedicellaria
管足很好認,就是只分布在步帶區(ambulacral area)而不會分布在間步帶區(interambulacral area)的帶吸盤軟管。如果觀察死掉的海膽,步帶區上有很多細小的孔,密密麻麻的,那就是管足伸出來的孔。如果觀察活的海膽,有一條條像是理頭髮時刻意雕刻出來的一條沒有頭髮的線,那就是管足的孔的分佈區域。
刺和棘的話,在步帶區或間步帶區都有分布。
刺就是細細長長的。刺又分 primary spine 跟 secondary spine,死海膽的殼如果把刺去掉,會發現有大小不一的孔,間步帶區很明顯的大的孔是 primary spine 的孔,中型孔是 secondary spine 的孔,最細小的就是管足的孔了。有些刺帶有毒液囊,例如火海膽(fire urchin)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棘的話是三叉的結構,可以開合。大部分的海膽是刺的長度比棘長,但也有例外,例如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可見的喇叭海膽(flower urchin),就是棘比刺明顯!所以我們會稱喇叭毒棘海膽,而不是喇叭毒刺海膽。
如果被海膽刺到,得利用酒精或是優碘消毒,能用鑷子取出破碎的刺棘就取出,但不要硬取或是按壓傷口。持續觀察傷口有沒有惡化。如果刺棘插入太傷,可能需要透過外科手術取出。

水餃、櫛水母、雙殼貝與海豆芽

區分水母和櫛水母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個體體制的對稱性,水母是輻射對稱,櫛水母是兩側輻射對稱。
日常生活中比較明顯的兩側輻射對稱例子是水餃,水餃皮攤開來還沒包餡的時候,原本是輻射對稱的,但因為把兩半合起來,就變成兩側輻射對稱,也就是,你如果有一把刀子,只有兩種切法可以把水餃切成一樣大小。而櫛水母也是一樣,你只有兩種切法可以把櫛水母切成一樣大小的等份。
那你說,是不是雙殼貝和海豆芽也是兩側輻射對稱?其實不是,他們都是兩側對稱。
仔細看,雙殼貝是有分前後和腹背的軸向,以前我以為入水管和出水管那一端是前端,其實後來才知道那是後端。
海豆芽(腕足動物門)看起來好像跟雙殼貝一樣,但身體軸向卻是不一樣的。但腕足動物是兩側對稱,你把海豆芽的殼打開的話,有一半是性腺、套膜,另一半是 lophophore 觸手。

陌生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我們是陸生動物,熟悉的動物主要以脊椎動物為主,例如十二生肖全部都是脊椎動物,而陸上的無脊椎動物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昆蟲,但其實很多無脊椎動物門主要分布在海水裡(例如刺絲胞動物門)!那要怎麼取得無脊椎動物的知識?不外乎以下幾種方式:
逛水產市場/水族館/水族寵物店(有經濟/觀賞價值的物種)
潮間帶/浮潛/水肺潛水觀察(可能無經濟價值的物種)
百科/教科書/圖鑑/紀錄片/專業期刊/研討會/實驗室(生物學理論知識)
想要有系統地學習海洋無脊椎動物辨識該怎麼辦?
只是瘋狂潛水,或是瘋狂念書,有用嘛?
只瘋狂潛水但不太念書似乎沒用,因為你一定遇過潛水經驗豐富但還是不太會認動物的潛水員(到最後只會認Bikini fish)。
只是瘋狂念書也很難,因為教科書有時候是用文字形容特徵或是行為,你沒有結合實務也可能念了就忘記或是念不懂,唸到最後就乏味了。而潛水教學系統的教科書雖然有海洋生物的知識,但都很有限,所以基本上並不實用。
問題來了,如果圖鑑夠豐富,照理來說我查圖鑑就好啦,念理論要幹嘛??
因為只有結合理論跟實務才是王道。生物學理論可以幫助你建立正確的觀念,遇到不容易分辨或是圖鑑上沒有的動物,你至少有機會辨識到某一個層級,可以把可能的範圍縮小(辨識不到種的層級沒關係,只少你可能知道那是某個動物門的動物,接下來要搜索資料的可能範圍就縮小了)。
多潛水多查圖鑑可以給你更形象化,念理論的時候概念會更清楚。
不管怎麼樣,兩種方式都用,你獲取知識會更有方向性。
實際上,念理論的話,主要就念大學的無脊椎動物學課本入門,然後再念教科書的參考文獻或是專書深入研究。
實務就是靠潮間帶/浮潛/水肺潛水觀察和比較圖鑑。偶爾逛逛水產市場/水族館/水族寵物店輔助。
教科書往往是比較抽象的或是只有鉛筆劃的圖,有時候你在水下看的實物跟教科書上的圖片對不上,這時候就得依賴圖鑑了。理論和實務的整合,是最有趣的。想辦法去填補理論和實務之間的空隙,正是決定你辨識物種能力的關鍵。
圖鑑往往只列出常見的種類,或是剛好該圖鑑的物種是別的區域的,所以有可能在你潛水的地方有圖鑑上沒有的物種。要查圖鑑之前,你要先知道該查什麼圖鑑?這樣的能力需要理論知識基礎。
結論:
見樹再見林 => 先潛水觀察,勤寫潛水日誌記錄觀察到的未知動物,大量翻查圖鑑或是詢問教練/專家。累積足夠觀察經驗後,再看教科書
見林再見樹 => 先念書,了解生物多樣性,每個動物門/綱/目/科/屬的特徵,然後在水下嘗試去尋找某種還沒見過的門/綱/目/科/屬,並比對特定圖鑑佐證(拍照上網問專家)。

易被誤認的扁櫛水母

Class Tentaculata 觸手綱
    Order Platyctenida 扁櫛水母目
        Family Coeloplanidae
            Coeloplana
潛水其實常見扁櫛水母,但容易被忽略或是被誤認為是其他動物!
Coeloplana astricola => 常在海星上發現,長得像扁蟲的
Coeloplana bannworthi => 魔鬼海膽上會伸出觸手的
另外也有機會在蕈珊瑚或是軟珊瑚上發現扁櫛水母
Family Coeloplanidae 這一科的櫛水母,長度可達 6cm,並且分布在比較淺的海域。為什麼他們看起來不像櫛水母??
我們先來看一下櫛水母的兩大特徵:
1.條列的聚集纖毛櫛板
2.有黏性用來捕捉獵物的 colloblasts 細胞
但是這一科在發育過程中,櫛板消失了!所以看起來才會那麼不像典型的櫛水母,但我們還是有其他不好發現的線索可以知道這是櫛水母:
1.常常能在氣泡珊瑚上發現的無體腔扁蟲acoel flatworm是兩側對稱,而Coeloplana astricola是兩側輻射對稱
2.Coeloplana bannworthi 會伸出觸手,觸手上有 colloblasts 細胞
當你自認潛水經驗豐富,跟著菜鳥下潛覺得無聊的時候,請記得大海隱藏很多秘密,只是你沒有用心觀察過,或是你不知道而已!

潛水容易觀察到的不同發育階段的無脊椎動物

靠水肺潛水觀察到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大部分是成體,但也有一些動物的幼體是有機會觀察到的:
水螅 => 有機會看到水螅的 gonozooid 裡面有發育中的水母體,幸運的話,還有機會看到釋放水母體的瞬間!不過,就我所知,有看過的潛水員非常少,或者是,根本沒有注意水螅,看到水螅大概就是略過,或是看到 Tubularia 的時候,會檢查上面有沒有「瓢蟲」,如果沒有就走掉去看別的動物了。
管海葵 => Planula階段後還沒著生的時期(黑水)
Sipunculan -> pelagosphaera幼體(黑水)
腹足綱 => veliger 幼體(黑水)
螃蟹 => 蚤狀幼體(黑水) -> 大眼幼體
我曾經在菲律賓 Anilao 玩 bonfire 時,看到許多大眼幼體上上下下來回游動,要上船的時候,水面整片都是大眼幼體!
帚蟲 -> actinotroch幼體(黑水)
玉柱蟲 -> tornaria幼體(黑水)
P.S. 有些太小,或是晚上才比較容易觀察,需要靠黑水然後在電腦上裁切照片才容易觀察,但仍列入可肉眼觀察的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