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ool Facts]海百合的十個小秘密

[10 Cool Facts] 海百合的十個小秘密

1. 名稱 => 英文名 Crinoid,字源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像百合」,中文俗稱海百合。

2. 有沒有柄 => 其實可以細分成有柄的海百合 (sea lilies) 跟無柄的海羊齒 (feather stars,直譯為羽毛星)。因為有柄的海百合分布深度超過休閒潛水範圍,因此潛水員看到的是「海羊齒」。但潛水員一般多講「海百合」。

3. 口朝上 => 和海星、陽燧足、海膽、海參不同的是,海百合的口朝上而非朝下或朝前。 腸道U形,肛門在口部附近。

4. 篩板 => 不像海星或海膽有比較明顯的篩板,海百合的水管系統沒有直接對外的篩板。

5. 五幅對稱 => 腕的數量為五的倍數,經常可達 20-50,可因此和其他羽狀但非五幅對稱的海洋動物例如水螅、苔癬蟲、管蟲等區分開。

6. 有步帶溝 => 與海星一樣,都有步帶溝。

7. 管足 => 管足沒有吸盤,但能分泌黏液來協助捕捉海中的懸浮有機物,再透過步帶溝輸送到口部。

8. 逐流而生 => 往往喜歡待在流強區,便於進食。亦經常附著在海扇上

9. 游泳 => 有些海羊齒可以協調腕的擺動來游泳。擬態章魚(mimic octopus) 可以模仿許多動物的外觀和行為,甚至能模仿游泳的海羊齒!

10. 共生 => 有許多動物會躲在海羊齒裡,例如:clingfish(喉盤魚)crinoid shrimp (藻蝦科)crinoid snapping shrimp (槍蝦科)crinoid squat lobster (鎧甲蝦) 

[10 Cool Facts] 海膽的十個小秘密

1.正不正? => 海膽可以粗分成三大類,包括正型的海膽 (sea urchin),以及不正型的心形海膽 (heart urchin) 以及沙錢 (sand dollars)。

2.對稱性 => 海膽幼生為兩側對稱,變態為成體後變成五幅對稱,但不正型海膽的成體圍肛部挪移,為兩側對稱。

3.沒有步帶溝 => 管足孔分布在步帶板 (ambulacral plates),而不像海星和海百合一樣具有步帶溝 ( ambulacral groove)。

4.殼體 => 骨片癒合形成殼體 (test),骨板間利用膠原韌帶連接在一起。

5.化石 => 在東北角的陰陽海水湳洞的沿岸,可以看到沙錢的化石還有其他生痕化石。

6.頂上系與圍肛部 => 頂上系由5個生殖板+5個終板組成,水管系統的篩板也位在其中。新的骨板會從終板旁增生,舊的骨板會被往口面擠下去。正型海膽的頂上系內圈為圍肛部,但不正型海膽的圍肛部則會挪移,所以頂上系圍肛部就不會在一起。

7. 雲丹 => 海膽多為雌雄異體且為體外受精,精卵會從的生殖板上的生殖孔排放。因為生殖腺美味,因此部分種類的正型海膽會被商業捕捉,例如澎湖的白棘三列海膽(雖然也被稱為馬糞海膽,但和溫帶的馬糞海膽並非同一種)。

8.亞里斯多德的燈籠 => 海膽成體雖不像海星可以把胃翻出來胞外消化獵物,但口部通常具有由特化的骨板和肌肉形成的進食構造「亞里斯多德的燈籠 (Aristotle’s lantern)」,可部分伸出嘴巴用以咀嚼和刮食。沙錢則無此構造。

9.叉棘 => 殼體上除了有刺和管足,還有叉棘( Pedicellaria)。不同物種的叉棘形狀各異,有爪狀、葉狀、腺囊、蛇頭等。可以用以抵禦寄生蟲、雜物堆積,甚至可以分泌毒液來保護自己。

10.火海膽 => fire urchin,美麗又有劇毒,整個外型有紅、黃、藍、白色,被刺到的話,疼痛可持續15分鐘到數小時之久。火海膽上常常可以發現黑白相間的蝦子和螃蟹幾種小動物:Coleman’s shrimp,白底黑斑,常常是夫妻成對出現,母的體型比較大。對於火海膽的依賴非常高,往往只能在火海膽上發現牠們的蹤影。Zebra crabs,學名:Zebrida adamsii,有斑馬的條紋,附肢有鉤子可以鉤住火海膽,有時單獨出現,有時成對出現,有時也會搭其他海膽的便車。

[10 Cool Facts] 鎚頭鯊的十個小秘密

1.親緣關係 & 分類
與藍鯊(Blue shark)、虎鯊(Tiger shark)等都屬於真鯊目(Ground Sharks)分辨的秘訣是有臀鰭、五道腮裂、嘴巴不在眼睛前面、背鰭沒有棘、眼睛有瞬膜

而鎚頭鯊所屬
雙髻鯊科Sphyrnidae
雙髻鯊屬 Sphyrna => 8種*
丁字雙髻鯊屬 Eusphyra => 1種

2.分佈 & 棲地
泛全球溫帶和熱帶海域分佈
像紅肉丫髻鮫 (Scalloped hammerhead)喜歡大峭壁和大陸棚的棲地,繁殖的時候會更靠近岸。白天在海底山聚集,黃昏後散開去覓食,利用地磁導航回家,並盡可能利用所有的感官偵測線索回家。

3.外部特徵
a.有瞬膜 
b.沒有入水孔 (spiracle)
c.鰓裂有跨到胸鰭基部之上
*作為對比,沙虎鯊則無瞬膜、有呼吸孔、最後一道腮裂位在胸鰭基部之前

4.壓車
會喜歡稍微傾斜一點游泳,就好像在壓車一樣,因為傾斜一個角度後鰭所提供的升力會最大,對於鎚頭鯊來說會更省力。鎚頭鯊的頭部的側面的面積小,可以增進轉向游泳的方向舵操控性。

5.體型、年紀、生長速度
最大的 Great hammerhead 體長可達 6 m雄鯊性成熟約在 10 歲,雌鯊則是 15 歲左右最長可活 35 歲以上

6.大槌頭與感官認知的增益
有更大的電場偵測器面積,且眼睛和鼻孔在鎚頭的兩側,嗅覺偵測區域更寬廣,更能精確地嗅出味道的方向。雙眼視覺重疊區域更大,有助於更精準呈現立體視覺。

7.生殖
有些軟骨魚類,譬如真鯊,雙髻鯊 ,皺唇鯊等,有像胎盤之類的構造連接胎兒和母體的子宮壁。這種胎盤是由卵黃囊和子宮壁的皺褶相曡連接起來的,雖然和哺乳動物的胎盤並非同源器官,但功能是一致的。

8.食性
-沙丁魚、鯡魚、鯖魚
-章魚、螃蟹
-魷魚
-小型鯊魚
-魟魚
Great hammerhead 會利用大鎚頭來壓制魟魚來補食。

9.觀賞鎚頭鯊
有些種類的鎚頭鯊會聚集成數量超過 100 隻的群體,並會在特定潛點出現,例如 Layang Layang / 與那國島 / 神子元 / Socorro / Cocos / 加拉巴哥群島,因為群聚加上外型討喜,成為潛水員心目中的明星動物。

10.威脅
有群聚特性的鎚頭鯊,很容易被一網打盡,2017 年發生中國籍漁船在加拉巴哥捕捉了 6600 條鯊魚的事件。同時因為鰭大,也容易被作為魚翅販賣。

鯨鯊與大白鯊的比較

我為什麼挑鯨鯊與大白鯊的比較作為認識鯊魚的入門課

-因為都是明星物種,大家都聽過都想看,但也對他們有很多誤解或是一知半解。
-都是可以透過浮潛或是水肺的方式觀察,並且有潛店、船宿在經營觀賞活動。
-都是大型洄游性,但鯨鯊偏好暖水,大白鯊則偏好冷水。
-鯊魚都是肉食性,但鯨鯊採濾食方式,大白鯊則是靠選擇時間點、埋伏追擊與撕咬來大口吃肉
-鯨鯊並非靠牙齒來咀嚼,而是透過鰓耙來過濾浮游生物後吞掉,而大白鯊的牙齒就像西餐的刀叉,一排用來固定住肉不讓獵物跑掉,另一排則用來切割肉塊
-鯨鯊和大白鯊都屬於卵胎生,但鯨鯊一次可以懷胎的數量有好幾百,甚至胚胎的發育階段不相同,可以在不同的地點產下不同時間點受精的小鯨鯊
-鯨鯊泳速較慢,吃完食物後則可能會在淺水域做日光浴幫助消化,大白鯊則是泳速很快,甚至得以透過血管迷路達到半恆溫。
-鯨鯊屬於鬚鯊目,大白鯊則屬於鼠鯊目
-鬚鯊目的其他物種多半為底棲型,例如四王群島常見的鬚鯊,鯨鯊卻獨樹一格是大洋洄游型。鼠鯊目的鯊魚都真的很有創意或神祕色彩,例如長尾鯊、姥鯊、尖吻鯊、沙虎鯊。
-鯨鯊和大白鯊的體色都是上黑下白型,從水面上跟從水下都有很好的匿蹤效果

軟骨魚的胚胎發育和獲取營養方式

我們可以大致歸納出軟骨魚的胚胎發育和獲取營養方式:

I 所有的養分來自卵黃囊
A. 卵胎生(不具胎盤連接的胎生):除了異齒鲛目、鼠鯊目和鰩科以外,所有其他現生的目
B. 卵生:所有現生全頭亞綱,所有異齒鲛目,以及所有鰩科

II 部分營養來自母親
A. 營養來自子宮分泌物:許多角鯊目和真鯊目,以及所有燕魟目
B. 營養來自吃掉其他未受精卵:所有鼠鯊目以及一些真鯊目(包括會吃掉其他胚胎的沙虎鯊)以及擬皺唇鯊

分類:
異齒鮫目:底棲,會生螺旋狀的卵
真鯊目:礁鯊、虎鯊、公牛鯊、鎚頭鯊、藍鯊、沙虎鯊
燕魟目:Manta
鼠鯊目:長尾鯊、姥鯊、大白鯊、巨口鯊

[10 Cool Facts] 鯨鯊的十個小秘密

關於鯨鯊的十個小秘密

1.人有五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鯊魚有七種(可以偵測電磁場),鯨鯊可能會利用地形和磁場來導航進行長途洄游。
2.鯨鯊過濾海水的速度可以到達每小時 40 萬公升。海綿狀的鰓上有很多1.2mm直徑的小洞。過濾的方式叫cross flow filtration,基本上跟家用的濾水器一樣。可以參考:http://www.cas.usf.edu/news/s/89
3.鯨鯊可以下潛到1300m深,可以待2hr左右,下潛越久,浮上來待在水面的時間越久,猜測是要熱身以幫助消化,這種行為在魚類裡算是比較特別的。
4.鯊魚一天內可以換好牙,終身可以換掉30萬顆。鯨魚的化石內常常可以找到鯊魚的牙齒。不過鯨鯊的牙齒功能不是被研究得很清楚,可能可以在交配的時候咬著母鯊吧!?
5.鯨鯊的體色是所謂的「反影偽裝」(counter shading),也就是上黑下白,其他例子有:蝠魟、鮪魚、企鵝等等。鯨鯊背部的斑點圖案可以說是「破壞性偽裝」(destructive camouflage)的好例子。這些斑點可以用來鑒別個體用,用的是 NASA 哈伯望遠鏡用來辨識星體的演算法。
6.交配和生產的地點尚不明確,只知道阿拉伯灣的科威特可能是繁殖地之一,另外也有觀察到懷孕的母鯊在加拉巴戈群島出沒。 
7.鯨鯊不同的族群間有基因交流,不像南北半球的大翅鯨族群老死不相往來。
8.鯊魚的鰭腳不是陰莖,而是臀鰭的一部分,可以想像把報紙捲起來的樣子。有些鯊魚是卵生,卵鞘被稱為「美人魚錢包」(mermaid purse),但鯨鯊會分批生下小鯨鯊,人類曾在印尼的河流出海口發現過剛出生的小鯨鯊,還活著。
9.鯨鯊屬於卵胎生,胎兒被包覆在角質化卵鞘裡,並在媽媽的肚子裡孵化後出生。
10.鯨鯊與豹鯊的體型很像,也有「出水口」(spiracle),他們都是演化自底棲性的魚類(像魟魚)。

海洋比你想的更有料!談仔稚魚期+不確定生長

魚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兩項主要差異?仔稚魚期+不確定生長 魚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主要差異有兩點: 仔稚魚期 (larval stage) 不確定生長 (indeterminate growth) 我們都知道毛毛蟲會變成蝴蝶,所以我們對於無脊椎動物的小時候和長大後會長的差很多這件事情,並不會太驚訝。可是,你知道魚類的小時候也就是仔魚,不管是在解剖、生理、行為、生態,都和稚魚以及成魚有所區別。 不確定生長就是魚的一生當中,體長和體積都會持續增長,而不是長到一個大小後就不繼續長了。 大的母魚就可以生比較多卵,也比較可以抵禦自家的地盤,所以大即是美是魚類的基本審美觀。仔稚魚期和不確定生長的特性,讓我們不管是在白天潛水還是晚上潛水,都能看到魚類不一樣的面貌。白天在珊瑚礁容易觀察到魚群、成魚,這時候是欣賞魚類行為包括防禦繁殖的好時機。魚類喜歡和與自己體型差不多的聚在一起,所以你能觀察到一大群魚群像龍捲風一樣的壯闊場面。而大的魚可以游比較遠比較快,每次在海裡偶遇大蘇眉、隆頭鸚哥等大魚都會讓我感動好久。晚上如果在珊瑚礁岸潛,則可以看到魚類睡覺或是捕食的場面。但我們還能下黑水來觀察仔稚魚的形態和行為。所以即使是同一片海域,你在不同的時間點透過不同的方式潛水和不同的觀察角度,都能觀察到不一樣的魚種或是魚的生長階段以及不同的行為,你會發現,海洋比你想的更有料!

[10 Cool Facts] 櫛水母的10個小秘密

1.種類: 約有 150 種,全為海生,較多分布在溫暖的水域。
2.名稱由來:擁有8排用來運動用的櫛板,又長得像水母,故名為櫛水母。
3.平衡細胞:背口端具有負責平衡的平衡細胞(statocyst)。
4.體制對稱性、頭化程度:刺絲胞動物是輻射對稱,櫛水母則是兩側輻射對稱。比較形象的比喻是,水母像肉包,櫛水母則像水餃。同樣都是一塊圓形的皮和一坨肉餡,捏起來的方式不一樣也就影響了體制的對稱性。櫛水母只有兩種方式可以分割成一樣大小的兩半,所以稱為兩側輻射對稱,這也是潛水時快速分辨櫛水母和水母的方法之一。
5.膠細胞 v.s. 刺絲胞:櫛水母並不具有刺絲胞,而是利用膠細胞(colloblast)分泌的黏液去沾粘浮游生物來吃。
Haeckelia rubra 則會偷取獵物身上的刺絲胞轉為己用,並非自己製造。
6.微弱的游泳者卻有最明顯的纖毛運動:櫛水母主要靠纖毛擺動來移動,但比較極端的例子像是維納斯的腰帶 Cestum 則會扭動身體產生波動並加上纖毛的擺動來移動。
7.海中的螢火蟲:雖然櫛水母多半透明且脆弱,但在夜潛或是潛黑水時櫛水母發出來的螢光就比白天明顯的多且相當耀眼,而且發光的機制和螢火蟲都是屬於生物發光。
8.雌雄同體與發育:皆為雌雄同體,大部分是讓受精卵直接在海中發育,有些種類則是會育卵,然後再經歷自由游泳的幼體期。
9.匿蹤殺手與生態浩劫:櫛水母因為移動時產生的水流並不明顯,因此其獵物並不易察覺,若是不小心跟隨船的廢水排放而成了外來種,就容易產生生態浩劫,例如M. leidyi因為會吃小型甲殼類、幼魚和卵在黑海和Azov海就曾造成漁業資源枯竭。
10.胞外消化 & 胞內消化: 食物先在咽部進行胞外消化,再送到消化循環的管道去進行胞內消化。

不會日文如何閱讀日文海洋生物圖鑑?

因為日本的海岸線長,潛水產業和漁業發達且發展的早,加上海洋研究風氣盛行和職人精神,因此日本出版了不少好的海洋生物圖鑑,且日本與台灣相鄰,海洋生物相有重疊之處,日文圖鑑對台灣潛水人來說參考價值很高。問題是,如果連五十音都不會的話,有沒有看懂日文圖鑑的機會?

[利用 OCR 辨識書中的文字]
圖鑑的好處是有圖可以對照文字看,所以即使不會日文,也可以透過漢字和圖片來猜測大概的意思。不過若要真的徹底了解解說文字,還是得透過自學日文或是翻譯。現在 Line 內建的 OCR 辨識多國語文的能力已經很強,可以直接使用 Line 的功能來辨識圖鑑中的文字,沒有必要另外再下載 OCR app,並且可以轉成文字檔以後,在Line內建功能翻譯或是再丟給google翻譯。所以不需要會寫五十音,不需要自己用手寫的方式輸入到平板或手機然後餵給google去翻譯,直接OCR辨識最快。

[操作流程]
在Line裡拍照 -> 按下右上角 T 的圖示 -> 點選要翻譯的文字框(綠色的會被翻譯) -> 翻譯或複製文字或分享



[片假名]
圖鑑中的外來語會用片假名來寫,所以最好先翻譯成英文,而不要直接翻成中文,這樣片假名的部份會比較容易閱讀。然後片假名的部分再去翻閱圖鑑的簡介或是使用方法,通常書的最前面都會有名詞解釋/圖示。所以如果你的英文閱讀能力夠好,可以直接翻成英文就好,可以直接看懂英文發音直譯的外來語。如果英文閱讀能力不足,就中英兩種譯文對照回日文原文看,可以增加語意的掌握。

[發音]
如果不會念,可以餵給 google 翻譯,讓google唸給你聽。而下面也會即時顯示羅馬拼音,讓你知道怎麼念。

[片假名]
圖鑑中的外來語會用片假名來寫,所以最好先翻譯成英文,而不要直接翻成中文,這樣片假名的部份會比較容易閱讀。然後片假名的部分再去翻閱圖鑑的簡介或是使用方法,通常書的最前面都會有名詞解釋/圖示。所以如果你的英文閱讀能力夠好,可以直接翻成英文就好,可以直接看懂英文發音直譯的外來語。如果英文閱讀能力不足,就中英兩種譯文對照回日文原文看,可以增加語意的掌握。

[發音]
如果不會念,可以餵給 google 翻譯,讓google唸給你聽。而下面也會即時顯示羅馬拼音,讓你知道怎麼念。

[片假名]
圖鑑中的外來語會用片假名來寫,所以最好先翻譯成英文,而不要直接翻成中文,這樣片假名的部份會比較容易閱讀。然後片假名的部分再去翻閱圖鑑的簡介或是使用方法,通常書的最前面都會有名詞解釋/圖示。所以如果你的英文閱讀能力夠好,可以直接翻成英文就好,可以直接看懂英文發音直譯的外來語。如果英文閱讀能力不足,就中英兩種譯文對照回日文原文看,可以增加語意的掌握。

[發音]
如果不會念,可以餵給 google 翻譯,讓google唸給你聽。而下面也會即時顯示羅馬拼音,讓你知道怎麼念。

魚類辨識入門 – 工具書單與閱讀方法分享

第一階段: 小區域範圍內的成魚
台灣珊瑚礁魚圖鑑,作者:作者: 邵廣昭、邵奕達、林沛立
Fishes of the Maldives: Indian Ocean,作者:Rudie H Kuiter, Tim Godfrey還有一些防水墊版型的浮潛用魚類圖鑑

第二階段: 小區域範圍內的幼魚、亞成魚
幼魚ハンドブック,作者:小林安雅
ベラ&ブダイ: 日本で見られる192種+幼魚、成魚、雌雄、婚姻色のバリエーション,作者:加藤昌一

第三階段: 大區域範圍內的成魚
FishID出版的圖鑑系列:
印度太平洋 珊瑚礁魚類圖鑑
下加利福尼亞到巴拿馬 珊瑚礁魚類圖鑑
佛羅里達、加勒比海、巴哈馬 珊瑚礁魚類圖鑑
加拉巴戈群島 珊瑚礁魚類圖鑑
加州到阿拉斯加 沿岸魚類圖鑑

第四階段: 魚類行為
Reef Fish Behavior – Florida Caribbean Bahamas
魚たちの繁殖 ウォッチング: 求愛から産卵まで、その知られざる営み,作者:阿部秀樹

第五階段: 系統性介紹成魚入門
魚類觀察入門,作者:邵廣昭
小学館の図鑑 日本魚類館,作者:中坊徹次

第六階段:仔稚魚
真夜中は稚魚の世界,作者: 坂上治郎美しい海の浮遊生物図鑑,作者: 若林香織 (著), 田中祐志 (著), 阿部秀樹 (攝影)

第七階段: 專業教科書
Fishes of the World,作者: Joseph S. Nelson, Terry C. Grande, Mark V. H. Wilson
The Diversity of Fishes: Biology, Evolution, and Ecology, 作者: Gene Helfman, Bruce B. Collette, Douglas E. Facey, Brian W. Bowen

輔助教材:水族館解說告示牌與出版刊物
==
先從潛店附近或是你常去的潛點能常見的魚類認識起,我自己是在兩年內把馬爾地夫魚類的圖鑑上的魚幾乎都看遍了。區域性的圖鑑因為範圍比較小,比較容易查閱和辨識。
但是圖鑑有可能只會列出成魚的照片,有時候還是會看到圖鑑上查不到的幼魚,例如石鱸幼魚、蓋刺魚、箱魨,所以可以再研究幼魚圖鑑。
等到你熟悉的潛點內的魚類認識的差不多了,可以開始閱讀較大範圍內的魚類圖鑑。美國 FishID 出版的一系列圖鑑就很好用,也是很多東南亞潛店都有購買 印度太平洋 珊瑚礁魚類圖鑑 供客人查閱。雖然美國西岸和墨西哥都在太平洋,但美西不是珊瑚礁,然後墨西哥西岸的珊瑚礁魚種則算東太平洋區域,因為西太平洋的魚類沒有辦法很有效率播遷這裡來,所以在墨西哥 Socorro 潛水看到的魚種會有似曾相似珊瑚大三角卻又不完全一樣的感覺。
魚類分類比較熟悉以後,可以開始研究魚類行為,子曰食色性也,魚不外乎在考慮三件事:吃什麼?不要被吃!怎麼約炮?!也就是攝食行為和繁殖行為
然後可以再過渡到比較專業的圖鑑/魚類學入門書,例如邵廣昭老師的魚類觀察入門,或是日本小學館的圖鑑日本魚類館的內容編排和圖片都非常科學和詳盡。
之後有興趣玩黑水,可以再去認識魚類還沒固定在珊瑚礁生活的仔稚魚階段。
最後如果真的有興趣閱讀專業的魚類多樣性教科書,就可以讀 The Diversity of Fishes: Biology, Evolution, and Ecology,如果要詳細研究分類,就可以查閱 Fishes of the World 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