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ASA 三角形全等原理
先在水面上找到兩個比較直立突出的地標,然後往這兩個地標的方向看指北針讀數後,分別記在手寫板上。
如果有很多地標可以選,
1.選擇後續在Google Earth上比較容易識別的(特徵明顯,或是相對孤立,旁邊沒其他相似的地標)
2.你和這兩個地標的夾角,盡可能接近90度(直角)
例如墾丁出水口右側,很明顯有兩根看起來像是基地台的柱子
假設:
朝向 A 柱,看電腦錶指北針讀數是 340度
原地不動,朝向 B 柱,讀數變 260 度
剛好讀數相差接近 90 度。
之後在 Google Earth 電腦版上打開街景服務,用各種角度和線索去找到A跟B兩個地標的定位。接著用「尺規」->「線條」,從A柱出發,將讀數340度減去180度,得到160度,所以就在地圖上朝160度的方向延伸畫出一條足夠長的直線。依此類推,也從B柱出發畫出一條朝向 260 – 180 = 80 度的直線,那麼這兩條線的交會處,就會是你當初在水面上的定位點了。
得到定位點後,你就可以繼續在 Google Earth 上做一些有意義的測量,例如你可以測量兩個定位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面積等等,然後再進一步做導航路線規劃,或是潛水的教學應用,例如想在水面練習疲憊潛水員拖帶 100m,我就可以從定位點為圓心,利用Google Earth的「尺規」->「圓形」畫出一個半徑為50公尺的圓,然後你再去看圓周上有沒有比較好辨識的定位點,就可以利用那個定位點作為折返點,這樣50+50=100往返拖帶的距離就接近100公尺了。
<匯入 GPS 座標>
可以將你用指北針定位出的入水點,和電腦錶接收到的GPS座標做比較,看兩個位置的誤差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