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ool Facts] 寄居蟹

  1. 名字由來 居住在廢棄的殼裡
  2. 清道夫 幾乎什麼都吃,包括藻類和動物屍體
  3. 柔中帶剛 前端是硬的外骨骼,身體後半部柔軟有彈性,得躲在殼裡讓殼保護
  4. 蛻皮 跟其他甲殼類一樣,大概每年都得蛻去外骨骼才可以讓身體長大
  5. 搬家 蛻皮後因為身體長大,所以舊的殼就待不下去,得另外找新的較大的殼 – 否則無法存活
  6. 選殼 會花好幾分鐘,用螯檢視新殼的大小,並會翻滾新殼以便評估體積與容積的比例關係,並決定要不要搬進去。通常得挑好幾個殼才會找到合適的。
  7. 沈重的負擔 殼的重量可以達寄居蟹體重的兩倍
  8. 不同的腳負責不同的工作 螯是負責進食,第一對腳用來走路,第二對用來抓握住殼,最後一對用來鉤住並且支撐在殼中柱。
  9. 保護 大螯用來保護殼的開口,當寄居蟹整個縮進殼裡,大螯就會關門
  10. 廢物 透過頭部排除含氮廢物 – 觸角腺位於第二對觸角的基部

https://i.pinimg.com/originals/6a/a8/7a/6aa87a49b99812e5668b7b7931c47a50.jpg

寄居蟹身體後半部柔軟有彈性

https://i.ytimg.com/vi/6q53mwlLVgI/maxresdefault.jpg

寄居蟹蛻皮

寄居蟹換殼

https://thinstripe-hermit-crab.weebly.com/uploads/2/6/0/3/26031313/3545467.jpg?731

寄居蟹的器官


延伸閱讀

ヤドカリ (ネイチャーウォッチングガイドブック)

[10 Cool Facts] 鬚鯊 (Wobbegongs)

  1. 外型 感覺像是從背腹面被壓扁一樣,上下扁平,但是鰓一樣是長在側邊,胸鰭在頭後面,牙齒是犬齒狀,具備鯊魚的特徵。
  2. 分布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印尼海域,例如著名的四王群島就是熱門的賞鬚鯊潛點。而日本海域也有日本鬚鯊 Orectolobus japonicus
  3. 分類 屬於板鰓亞綱 -> 鬚鯊目 -> 鬚鯊科,同樣屬於鬚鯊目的還有鯨鯊、天竺鯊、豹紋鯊。
  4. 鬚鯊能吃嘛? 雖然鬚鯊不吃人,但它們經常被人吃。鬚鯊肉經常被做成魚片,澳大利亞的炸魚薯條常用鬚鯊肉。鬚鯊的皮被用來做皮革。
  5. 鬚鯊會睡覺嘛? 對於鯊魚會不會睡覺這件事仍有爭議,其他脊椎動物,例如硬骨魚,會降低活動率和新陳代謝,並且會對外界的刺激變得沒那麼有反應。 趴在海底的鯊魚雖然活動力降低,但還是得消耗能量。事實上,檸檬鯊幼魚如果趴在海底然後辛苦地將海水汲取流過鰓,消耗的能量,比起緩慢游動讓海水流經鰓,所耗的能量還要多一成。相對於喜歡保持游泳狀態的檸檬鯊來說,有些鯊魚還是比較喜歡趴在海底休息,包括: 護士鯊 鬚鯊 白鰭礁鯊 天使鯊
  6. 趴在地上怎麼呼吸? 底棲的鬚鯊如果趴在地上,這時張開嘴巴把海水吸入,不會吸進塵土嘛?仔細觀察,在眼睛後方有一個稱為 Spiracles 的進水口,是第一個鰓弧演變而來的,海水可以從進水口進到鰓。
  7. 叢林迷彩 v.s. 反影偽裝 反影偽裝(英語:Countershading)是一種偽裝方法,即動物體表的著色在上側較暗,而在身體的下側較淺,具有反影偽裝體色的魚游在海中央的時候,從海面看會跟海水顏色融合,從底部往魚肚看則和天空的顏色融合。但是底棲型的鯊魚則不一定會有反影偽裝。 鬚鯊的斑紋是叢林迷彩而非反影偽裝,鬚鯊棲息地往往是有局部藻類覆蓋的珊瑚礁,所以鬚鯊身上的「叢林迷彩」反而可以讓他融入棲息環境。
  8. 如何更融入環境? 除了具備叢林迷彩的花紋,鬚鯊還長有葉狀「鬍鬚」,可以幫助他們長得更像被藻類覆蓋的硬珊瑚。
  9. 怎麼吃東西? 看起來可愛無邪的鬚鯊,獵捕食物的時候可是很兇狠的,例如葉鬚鯊(Tasselled Wobbegong)就會埋伏不動,趁機一口吞掉點紋斑竹鯊(brown-banded bamboo)。
  10. 水族館能看到鬚鯊嘛? 某些特定的鯊魚品種比較常在水族館見到,例如:沙虎鯊、黑鰭礁鯊、高鰭真鯊(sandbar)、豹鯊、角鯊。護士鯊,也包括鬚鯊。

[10 Cool Facts] 角鯊(Horn Shark)

  1. 名稱由來 異齒鮫科(虎鯊科) 異齒鮫(Heterodontus) 屬的鯊魚(例如東亞常見的 H. japonicus 日本異齒鯊和 H. zebra 斑紋異齒鮫),中文俗名異齒鯊,又稱角鯊或是虎鯊,但講虎鯊容易和 Tiger Shark 混淆,用俗名異齒鯊比較容易對應到從學名,而英文的俗名直接翻成中文則是角鯊。為什麼叫異齒?因為有不同型態的牙齒,嘴巴前端是錐狀尖銳的牙齒,用來補捉和穿刺食物,後端牙齒寬扁,用來壓扁和研磨食物,這樣的牙齒型態有助於攝食軟體動物和甲殼類,例如螺貝類和蝦蟹,也方便攝食海膽。
  2. 替換牙齒的時間 以佛氏異齒鮫(H. francisci)來說,大約一個月換一次牙。
  3. 用吸的方式吃東西 很多軟骨魚(銀鮫除外)會把食物吸進嘴巴,對有些鯊魚來說,這是用來獵捕食物的主要方法,例如異齒鮫、鯨鯊、鬚鯊、豹紋鯊、護士鯊和一些魟魚。去一趟馬爾地夫潛水旅行就很容易觀察到這樣的攝食行為,很多酒店會有魚類餵食秀,會把餐廳料理完剩下的魚皮魚骨丟進潛水中心前面的 house reef,讓魚吃掉。在 Allimata 碼頭則有護士鯊夜潛餵食秀,也可以近距離觀察到護士鯊是怎麼攝食的。而去日本伊豆、川奈潛水則有機會看到日本異齒鮫吃軟體動物。
  4. 吃什麼像什麼 – 被食物染色 美國加州的異齒鮫因為常吃紫色的海膽,所以牙齒和鰭條的顏色會偏紫色。
  5. 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小,約在 1000 平方米,大概只有兩個籃球場大。活動範圍包括白天用來休息的棲息地,同一個個體會在相同的活動範圍內待超過10年。
  6. 夜行性 大部分鯊魚是機會主義者,找到什麼東西可以吃就吃。但鯊魚一般會在晚上比較活躍,例如灰礁鯊、藍鯊、鎚頭鯊,有些底棲型的鯊魚也是夜行性,例如異齒鮫、白鰭礁鯊、天使鯊和電鰩等等。
  7. 天敵 有些海洋哺乳動物會吃異齒鮫,例如北方象海豹 (Mirounga angustirostris),吃異齒鮫的成魚、幼魚和卵莢。異齒鮫主要以堅硬的皮膚和棘來抵抗天敵的獵捕。
  8. 產卵的鯊魚 包括異齒鮫、貓鯊、天竺鯊、豹紋鯊。這些卵生的鯊魚體型都不是很大,並且是底棲,會把卵產在植被或是其他物體上。
  9. 卵莢孵化時間 佛氏異齒鮫的卵大概 7-9個月孵化,其他種類異齒鮫則是 5個月到1年。
  10. 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異齒鮫會在產卵季的 1-2個月內,分批產下總數 10 到 50 個卵莢,而不是一次全部產在同一個地方。皮革質地的卵莢的形狀像是紅酒的螺旋軟木塞開瓶器,母魚會把卵莢推進岩石的縫隙裡,這樣就很難被天敵給抽出來吃掉。

[10 Cool Facts] 海扁蟲

1.名稱與分類
扁蟲 Platyhelminthes 是來自希臘文 platy 扁 + helminth 蟲。大部分肉眼可見的常見海扁蟲屬於多岐腸目(Order Polycladida),有些種類可以游泳一小段距離。又可以細分成吸盤亞目和無吸盤亞目。

2.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在低潮線到 30 公尺之間的深度,因為有比較多的海鞘和雙殼類分布,也就是他們的主食。退潮時在潮間帶翻翻石頭,或許就可以找到海扁蟲,也常會發現多毛蟲和海蛞蝓。

3.攝食
海扁蟲是肉食性。有幾種無吸盤亞目的利用其扁平的身體,進入養殖的牡蠣或是硨磲貝的貝殼內並攝食。因為沒有肛門,所以消化後的殘渣也會再透過口部排出。吞食螺類時,包起螺殼的樣子會看起來像後鰓類。而潛水員常見的色彩斑斕的吸盤亞目,大部分是攝食海鞘。咽頭會伸出並插入海鞘體內,然後消化並吸收。因為咽頭的開口在腹面,因此潛水的時候比較難觀察海扁蟲如何攝食海鞘,你會以為海扁蟲只是趴在海鞘上休息。

4.神經系統
海扁蟲身上,有好幾條縱貫身長的「神經索(nerve cords)」,和頭部小小的「腦神經節(cerebral ganglion)」構成神經系統。

5.移動方式
海扁蟲會有 duo gland,也就是分泌黏液的腺體和解除黏液黏性的腺體,來幫助身體黏了地面又可以拔開。另外有些海扁蟲則也可以產生波動來短暫游泳。

6.排泄
海扁蟲怎麼調節滲透壓?過剩的水分,由細胞擴散至細胞間液而被排泄細胞所收集。這類細胞遍佈全身,稱為原腎管(protonephridia),由燄細胞(flame cell)所組成。而如果把焰細胞切開,裡面有纖毛擺動,以促使水液向管腔下流,最後排出體表。

7.繁殖與幼生
海扁蟲的身體外部構造簡單,在身體腹面有咽(pharynx),咽的後方有雄性或是雌性生殖孔,但沒有肛門!大部分渦蟲綱沒有自由營生的幼體階段,但是有些海扁蟲會有 Müller 幼生階段,在定居下來變態成為成體型態之前,可以利用布滿纖毛的泳足游泳。

8.防衛與毒性
海扁蟲體表為一層立方細胞之上皮組織(epidermis)。腹面的上皮組織有纖毛,海扁蟲賴以滑行。
粘液細胞(gland cell)能分泌一種粘液,以使爬行的沿途更光滑。
桿狀細胞(rhabdites)在環境不利時,能由表皮中逸去,具有粘性,可能有防衛身體的功能。

此外,扁蟲具有神經毒,可以去攻擊敵方體內的離子通道。

9.擬態
貝氏模擬是擬態成有毒的其他生物,但自己本身無毒性。而穆勒氏擬態則是擁有警戒色,且本身會打擊或是對掠食者有毒。
像圓翅燕魚(pinnate spadefish)會擬態成橘色邊緣的黑色扁蟲。
鰨的成魚是底棲在沙地,但是稚魚階段卻是浮游在水中,外型和行為都會模仿扁蟲,讓掠食者不敢吃,因此這種擬態我們稱為貝氏擬態。
扁櫛水母 Coeloplana astricola => 常在海星上發現,也長得像扁蟲!至於怎麼分辨是扁櫛水母還是扁蟲?
訣竅:
1.扁櫛水母有很長的觸手,會伸出和縮回,且觸手的長度可以是體長的好幾倍(遠遠看像是黏液牽絲,近看會發現其實是觸手)
2.扁櫛水母的移動速度慢扁蟲很多
3.扁蟲是兩側對稱,櫛水母是兩側輻射對稱

10.寄生
有些海扁蟲會棲息在陽隧足的生殖腺中,或是在螺的外套腔中。相反地,海扁蟲也可能成為被寄生的對象,例如橈足類。運氣好的話,會看到海扁蟲體內被埋進了白色卵團,因為卵團是成對出現,所以我們會知道那屬於是寄生性橈足類。

[10 Cool Facts] Manta

1.分類與外型
MYLIOBATIDAE 鱝(燕魟)科— 英文統稱 eagle rays,軟骨魚綱燕魟目鱝科,分三個亞科:-MYLIOBATINAE 亞科 – 英文稱 EAGLE RAYS-RHINOPTERINAE 亞科 – 英文稱 COWNOSE RAYS-MOBULINAE 亞科 – 英文稱 DEVIL RAYSManta 屬於 MOBULINAE 亞科,分成 Reef Manta 和 Giant Manta。體長最大可達 6.1 公尺,最重達1360 公斤。

2.遨遊在大洋
大部分板鰓類分布在比較淺的溫帶或特別是熱帶海域(南極沒有分布)。大多數生活在大陸棚和島棚以及斜坡:50% 棲息在 <200 公尺深,85% 棲息在 <2000 公尺深。僅有 5% 的物種是生活在大洋中,包括一些燕魟目例如 Manta;另外的 5% 棲息在淡水。

3.異溫?
有些大型、活動力旺盛、大洋性的魚類是「異溫動物」,也就是透過泳肌的活動、消化食物或是產熱器官等內在產生熱量,並利用逆流交換機制去讓泳肌、腸道、腦、或眼睛保持溫暖。異溫的代表性魚種包括鮪魚、劍旗魚、馬林魚、鯊魚(鼠鯊科、長尾鯊科),或許 Manta 也有這樣的生理機制。

4.鞭狀尾巴
大部分鯊魚是歪形尾,而很多魟魚是沒有尾鰭的(例如:刺魟、燕魟、Manta)並且用拍動或是波動的方式游泳。沒有鱗片的胸鰭。扁鯊(天使鯊)的對稱性則是相反,是尾鰭的下葉比較大。Manta 的尾巴並非歪形尾,而是細細長長的,且沒有突起的棘。

5.濾食性
我們知道鯊魚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上所有的板鰓類都是肉食性,不管是捕食生肉還是尋找剛死亡不久的屍體不來吃,目前尚未發現有素食或是吃碎屑的鯊魚。而 Manta 和其他幾種濾食浮游動物的大型板鰓類(包括:姥鯊、巨口鯊、鯨鯊)算是比較特別的。

6.巡游進食
鯨鯊、姥鯊、Manta、鯡魚、鯷魚、鯖魚,可以張開嘴巴利用細緻的鰓耙當濾網來濾食浮游生物,過濾的動力來自不停的游動的同時張開大嘴,稱為巡游進食(ram feeding)。

7.膨魚鰓
Manta 細緻的鰓耙卻被以「膨魚鰓」的藥名當作中藥來販售,大部分被送到廣東進行加工後再販售到亞洲各地的中藥店。

8.擁有三對可以動的附肢
Manta 可以透過打開嘴巴兩側的頭鰭(cephalic horns)將小型甲殼類和魚類導流到嘴巴裡吃掉。頭鰭實際上是胸鰭的前端延伸,所以 Manta 是唯一具有三對有功能附肢的脊椎動物。

9.無胎盤胎生
有些胎生鯊魚,子宮壁在胚胎後期會長出許多皺褶或絨毛,以增加子宮壁的表面積,方便分泌「子宮乳」給胎兒飲用。
有一種燕魟(Gymnura),其子宮壁的絨毛很長,從胎兒眼後的呼吸孔伸入到胎兒的食道,直接把子宮乳分泌到胎兒消化管道裏。
Manta 是無胎盤的胎生,胎兒是直接攝取子宮乳而沒有依靠胎盤連接。

10.旅伴:鮣魚
鮣魚的第一背鰭特化成吸盤,可以產生 17 牛頓的吸力。鮣魚經常吸附在 Manta 的腹面,可能會幫忙清潔魚鰓,也可以撿食物的殘渣來吃。在墨西哥 Socorro 潛水遇到 Oceanic manta,即使二級頭吐出的氣泡打在 Manta 的肚皮上,鮣魚還是會牢牢地吸在 Manta 肚皮上不會離開。

海洋無脊椎入門 – 工具書單

<<刺絲胞 & 櫛水母>>
台灣珊瑚圖鑑,作者:洪聖雯,戴昌鳳
台灣石珊瑚誌
Coral Finder V3.0 (已絕版,等待2020年底 V4.0發行)
ときめくクラゲ図鑑 (ときめく図鑑),作者:峯水 亮
日本クラゲ大図鑑,作者:峯水 亮 & 久保田信
クラゲガイドブック,作者:並河洋 & 楚山勇
イソギンチャクガイドブック,作者:内田 紘臣  楚山 勇

<<扁蟲>>
ヒラムシ 水中に舞う海の花びら: 特徴がひと目でわかる各種ヒラムシの図解付き (ネイチャーウォッチングガイドブック),作者:小野 篤司
海洋舞者:臺灣的多岐腸海扁蟲, 作者: 揭維邦, 郭世杰

<<軟體>>
新版 ウミウシ: 特徴がひと目でわかる図解付き (ネイチャーウォッチングガイドブック),作者:小野 篤司 & 加藤 昌一
Nudibranch and Sea Slug Identification – Indo-Pacific 第二版,作者:Terrence Gosliner, Ángel Valdés & David Behrens
台灣產頭足類動物圖鑑,作者:盧重成 & 鍾文松
日本の貝: 温帯域・浅海で見られる種の生態写真+貝殻標本 (ネイチャーウォッチングガイドブック),作者:髙重 博 (著), 武井 哲史 (写真)
日本のウミウシ 第二版 (ネイチャーガイド),作者:中野理枝
臺灣的海蛞蝓圖鑑 Sea Slugs of Taiwan,作者:揭維邦

<<節肢>>
台灣的藤壺,作者:陳國勤,李坤瑄
ヤドカリ (ネイチャーウォッチングガイドブック),作者:有馬 啓人 (著), 加藤 昌一 (イラスト)
澎湖的蟹類,作者:冼宜樂、鄭明修

<<棘皮>>
台灣的海星,作者:趙世民,蘇焉
台灣礁岩海岸的海參,作者:趙世民
ウニハンドブック,作者:田中 颯  (著), 幸塚 久典 (著), 大作 晃一 (写真)
ヒトデガイドブック,作者:佐波 征機  (著), 入村 精一  (著), 楚山 勇

<<寄生 & 共生>>
海の寄生・共生生物図鑑: 海を支える小さなモンスター,作者:星野修
Nudibranch Behavior

<<綜合類圖鑑>>
海洋博物誌,作者:WoxLee & Spark
海の極小! いきもの図鑑―誰も知らない共生・寄生の不思議,作者:星野修
Reef Creature Identification – Tropical Pacific,作者: Paul Humann & Ned DeLoach Reef Finder
美しい海の浮遊生物図鑑,作者:若林 香織 (著), 田中 祐志 (著), 阿部 秀樹 (写真)

<<專業教科書>>
Biology of the Invertebrates 7th 版,作者 Jan Pechenik

INON UWL-95 C24 記錄墾丁出水口珊瑚白化

當我越曬越黑的同時,珊瑚卻是越來越白。大家都知道出水口右側在水下往往會遇到一股冷流,那為什麼珊瑚還會白化呢?其實一看電腦錶的數據,冷流只是「相對」比較冷,因為溫差的關係,在水下會感到一股寒意,但卻還是有28度,而在水面有32度!有看過chasing coral紀錄片的話,一定會有印象紀錄片最後的片段是去New Caledonia拍攝珊瑚快白化前發出的螢光色,沒想到影片中的影像正在我眼前發生了

廣角鏡:INON UWL-95 C24 M67 Type1 + Dome Lens Unit III A

加拉巴戈鸕鶿

鸕鶿全世界共有 38 種,只有加拉巴戈的是不會飛的。

體型-身體相對其他鸕鶿來說比較大(能儲存更多食物?) -流線型,游泳的時候能減少水阻

翅膀-只剩能飛行的翅膀的1/3體積 -萎縮的翅膀能節省能量 -就近能找到食物(離岸100公尺內) -有充足的好繁殖場所,陸地上也沒有天敵(貓和狗是人類後來引進的),不必飛到高處築巢

羽毛-不防水,必須攤開來晾乾 -為什麼不會吸飽水?羽毛能保存一些空氣,讓羽毛不會吸飽水,可以在水下保暖。

-腳很有力,且有蹼:不像企鵝是在海中靠翅膀「飛翔」,鸕鶿是靠腳來划水。

加拉巴戈群島的植被與生態分區

粗分Ecological Zones 生態分區
Coastal Zone 海岸區
Arid and Transitional Zone 乾旱和過渡區
Humid Uplands Zone 潮溼高地區

另外可以根據海拔和在島上的位置來細分,簡單來說,海拔越高越潮溼。因為盛行風來自東南方。
Vegetation Zones 植被分區
Littoral or Coastal Zone 沿海或海岸區
Arid Zone 乾旱區
Transitional Zone 過渡區
Scalesia Zone 樹菊
Zanthoxylum or Brown Zone 花椒區或褐色區
Miconia Zone 野牡丹區
Pampa or Fern-sedge Zone 彭巴區或蕨類-莎草區

==
Littoral or Coastal Zone 沿海或海岸區
離岸約50-100m內的植被,耐鹽且多常綠,不受氣候影響。常見物種為紅樹林和有臘質的多肉植物。透過洋流傳播到加拉巴戈群島,較少特有種。

Arid Zone 乾旱區
此區是加拉巴戈群島最多遊客造訪的區域,也是很多動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在迎風面的海拔分布上限約100m,在背風面則可到500m。

加拉巴戈群島魚類多樣性組成與起源

這裡因為有暖流也有冷流交會,所以有500種魚,但是分配並不平均,
祕魯和智利起源的魚種只佔7%! 因為1-5月魚類繁殖期的時候,幼魚的時期比較短, 東南信風是6-12月吹拂。
相反地,看看巴拿馬洋流,超過一半的魚種來自巴拿馬洋流。很多魚類有長期的幼魚期。仔細看地圖,巴拿馬洋流也有流過Malpelo和Cocos。
另外有14%的珊瑚礁魚種,起源自熱帶印度太平洋,也是我們亞洲人比較熟悉的魚種。 Longnose hawkfish / Moorish Idol / butterflyfish,可以在北邊比較暖的地方安身立命
環熱帶:大洋性的鯊魚和鯵魚,佔8%。
剩下17%是加拉特有種,大概有86種(其中13種在Malpelo和Cocos也有發現) G. Grunt Yellowtail Damselfish Camotillo G. Barnacle Blenny G. Triplefin Blenny Bravo Clinid Blue Banded Goby G. Puffer G Drum G. Garden Eel G Snake Eel
潛水會遇到比較特別的魚種 Rainbow Basslet Red-lipped Batfish Bloody Frogfish Pacific Seahorse Rockmover Wrasse G. Clingfish
水溫分三大區: 中央的島群 =>  北邊溫暖水域=>Darwin / Wolf / Tower / Pinta / Roca Redonda => 西邊和南邊冷水域=>Isabela 西邊/ Fernandina / 南邊島嶼的南邊  => Grape Eye / Scythe Butterflyfish / G. Bullhead Shark

P.S. 明星物種不一定是特有種 可能因為比較容易觀察到 也比較適應人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