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潛水計畫跟自助旅行規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例如有些人喜歡事先就把所有的行程規劃的好好的,有些人則是完全沒有計畫,出國到了當地才根據自己現場收集到的情報和狀況臨時作出決定。 事先就規劃好好的好處是,你的金額預算和時間可以控制地很好,缺點就是沒有彈性,萬一遇到比較好玩的點想要多停留,就會因為你不想要改變計畫而只好忍痛繼續前往下一個點。 而事先都不規劃,雖然非常彈性,但也有可能會超出預算和時間。
因此,對於金錢和時間有限,又不想要失去彈性的自助旅行者來說,事先估計好每一段行程的預算和時間,然後只要每一段行程都沒有超出計畫即可,例如我要去A+B兩個國家,A國預計玩3天花5萬,接著到B國玩5天花10萬。只要我可以在3天後搭上往B國的飛機,並確保我在B國還有10萬可以花即可。如果要計畫地更周密一點,就還可以考慮萬一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多待的時間和開銷是否可以負擔得起?假設我在A國遇到緊急狀況,例如證件被偷,先估算出要花多少時間處理,然後算出只要身上有多少錢,大概就可以辦好臨時護照讓你可以離開A國。假設我算出只要我身上有2萬就至少能應付護照被偷的問題,那就只要確保身上至少要有2萬可以用,所以我在進入A國之前要確定至少有2+5萬的資金可以動用,且最低至少要有2萬資金可以動用以應付緊急狀況。
這樣的思維也可以應用在配戴電腦錶的減壓計畫上。就是事先計畫好 min gas & max TTS min gas 就是身上至少要用多少錢就能讓你應付緊急狀況撐到下一站 max TTS 就是計算你的錢可以讓你最多待幾天
實際上在計算 min gas 的時候,會先根據自己和潛伴的耗氣率,以耗氣率較高的那一位來計畫,然後按發生緊急情況去估算耗氣率(例如x2,也就是緊急時耗氣率變兩倍),然後估算需要花多久去處理緊急狀況和上升到下一個氣源切換深度時需要花多久,這樣就能算出只要你保有多少殘壓(要根據氣瓶容量去計算),就至少可以讓你應付緊急情況和潛伴撐到切換下一個可用的氣源。
maxTTS 就是算出按照你攜帶的氣量,算出(可以用潛水計畫軟體去算)要下某個最大深度能做的總時間最長的減壓計畫,然後把這些停留的時間加總起來得到的時間。
假設你算出來,要下 45m,min gas 是 70bar,max TTS 是 62mins,在整個潛水過程中,就看氣瓶殘壓是否 > 70bar,然後電腦錶上的 TTS 是否 < 62mins。這樣你就能確保你能撐到下一次切換氣源,也有足夠的氣量去做完減壓停留。
分類彙整: Q&A
Shearwater Teric 中安全停留參數的意義與應用
<做安全停留的意義>
1.建議做但不是強制做(在緊急情況下就可以不要做了,例如已經和潛伴失散,要回到水面上找潛伴是否已經升水,或者已經快沒氣可以吸了)
2.作為 check point => 導潛可以順便點名、大家升水之前檢查一下裝備有沒有掉在海裡、觀察是否有人在氣剩不多的情況下無法懸浮在5m左右藉此判斷配重是否有配好以及浮力控制技巧
3.由於6m->0m這一段深度的壓力梯度變化比較大,浮力控制不好的話有時候會變成放天燈直接衝回水面。如果心中有安全停留的意識,就更能提早控制好浮力,避免快速上升回水面。
4.生理上的意義 => 可以減少 silence bubble => 如果沒有「氣泡模型」的觀念會比較難理解,但簡單來說就是你體內會有一些氣泡是非常小的,小到可能不會讓你有減壓病的徵兆或症狀,但這些氣泡在你有做安全停留後會更難形成。換句話說,如果你安全停留沒做或是沒做完,後果可能只是體內 silence bubble 變多然後會自己隨時間又變少,但很可能也不會得減壓病。
<快半時和慢半時組織腔室>
你可以在水中切換到 Tissue Bar 的畫面,觀察做了安全停留後 Tissue Bar 的 16 的組織腔室的長條圖變化,會發現做安全停留的時候,對於快半時是在 off-gasing,但對慢半時則可能是 on-gasing。所以不能單純從「非氣泡模型」去思考安全停留的生理意義。如同之前所說,因為做了可以減少微小氣泡的半徑,即使這些微小氣泡在體內也不會讓你有得減壓病的感覺。
<如何調整 Teric 關於安全停留的設定>
MENU -> Dive -> MENU -> Settings -> Deco -> Safety Stops,會有幾種設定的方式:Count Up =>代表不是倒數計時(Count Down),而是從零開始數起,所以你覺得計時夠了就可以回水面,而不是等某個時間倒數計時完畢。
Off => 不顯示安全停留
3min
4min
5min
Adapt (預設值)=>Adapt 翻成中文就是「看情況」,聽起來很籠統,什麼叫「看情況」!
其實是一般情況下停留 3 分鐘,但若符合以下其中兩個條件中的一個就要你做 5 分鐘停留,一個是最大深度超過 30m,一個是你曾經讓 NDL 掉到小於 5min。
我之前在馬爾地夫教潛水的時候,潛店就特別規定要做 5 分鐘 5 米安全停留,那這時候我就會把 Safety Stops 設為 5min因為安全停留不是強制的(沒做安全停留不會鎖電腦錶,但沒做減壓停留某些款式電腦錶就會鎖,雖然Teric不會鎖但會有警示),如果想要交給自己決定要停留多長時間,就可以設為 Count Up。
<利用調整 GF Hi 和觀察 SurfGF 的方式理解安全停留>
有一種「更進階的安全停留」的應用,是把 GF Hi 調到相對不保守的數值(更接近原始 M-Value),例如調到 80 甚至 90,讓你的最後一次減壓停留時間更短一點,然後在做最後一次減壓停留的時候同時觀察 SurfGF 的數據變化,如果你已經做完「GF Deco」然後發現氣還足夠、時間還足夠,還想要把 SurfGF 的數值降到更低,就可以繼續做,這樣你多做的減壓停留就可以視為廣義上的「安全停留」,因為你知道你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 SurfGF。另外,如果你發現你的SurfGF超過100,你會知道你當下正在做的是「Buhlmann Deco」(或者說同時在做 Buhlmann Deco + GF Deco)。如果你的SurfGF低於100但是超過 GF Hi,你會知道你當下正在做的是「GF Deco」。
當情況比較緊急的時候,我們當然是盡可能把 Buhlmann Deco 做完,但如果還有餘力,我們就再把剩下把 GF Deco 盡可能做完。如果 GF Deco 也做完還有餘力還想把 SurfGF 再降,就觀察 delta+5 是否是負值,如果是就可以考慮繼續停留來當作額外的安全停留。
潛水訓練要教你的技巧、規則和知識(SRK)
我們可以把潛水時會教導你的知識和技巧分成三個等級:
等級一:skill based (技巧)
等級二:rule based (規則)
等級三:knowledge based (知識)
也就是說,我們會先從基本技巧開始練習,然後學習辨識情境並套用規則,最後遇到複雜的任務或是情境,要嘗試用知識和經驗並善用身邊的資源(人事物,也就是潛伴、時間環境、工具)去解決問題。 而潛水教學時的訓練,也是按照這樣的邏輯循序漸進地提高難度。
在泳池(平靜水域)先練習的好處是,可以專心在技巧的訓練,而不用太強調規則/知識等級的運用。例如可以專心在泳池練習面鏡排水、調節器尋回、中性浮力控制等基本動作,而不用太擔心5米3分鐘安全停留、上升速率控制等需要遵守的規則。
但是當要下開放水域的時候,就得實際運用一些規則,例如從深到淺要記得洩 BCD 的氣,不然就容易「放天燈」。還有其他規則,例如當耳朵痛,代表下太快就得控制下降速度然後往淺的深度移動等等,讓學生可簡單套用「遇到什麼症狀 => 代表遇到什麼問題 => 然後可以怎麼解決」。這部份包含了三個過程,察覺症狀 => 判斷是什麼問題 => 實際處理問題。當你要套用「規則」前,基本功就是「技巧」。例如你的中性浮力控制不好,要套用5米3分鐘停留的規則就會有困難。
但當實際情況比較複雜時,規則也會變的太複雜,如果硬是要設計一套規則去套用,可能會不好記憶或是不好套用。這時候就會升級成需要活用知識和經驗去解決問題,然後你就會發現有了解課本的理論突然變得很重要,例如用乾衣上 OW 課時,因為同時有 BCD 和乾衣兩個充氣裝置,要同時達到「中性浮力」+「乾衣不要擠壓」+「乾衣內氣體流動順暢,不要讓氣體有集中在某一身體部位的傾向」, 又更複雜了。當然,比較有經驗或是能活用知識的教練,可能會想辦法把知識等級的難題化約成規則等級,例如乾衣排氣閥調整到某一格時,若同時可以維持中性浮力且上升一公尺會自動排氣,不會被擠壓也不會感到氣體流動不順暢,則就把排氣閥的格數記下來。這樣就等於是把問題化約到規則等級。等到學生很習慣上述規則也潛了很多潛,到最後可能會變成技巧等級,即使下不同的水溫更換不同厚度的內襯和配重,也可以很快速找出「排氣閥需要調到第幾格」的規則,也就等於把規則等級的問題化約成技巧等級了。
所以我們訓練和練習的目標就是,潛水基本功練到扎實(例如買一套自己的裝備在泳池裡練習,可以請人幫潛伴幫你拍照或是請教練幫你看動作),多多模擬和思考情境,例如在不同的深度發生氣瓶沒氣究竟是要吸潛伴備二?緊急游泳上升?丟棄配重上升?或是不小心讓電腦錶進減壓模式後,你是否能看懂參數的意義並做出正確反應?潛水後寫日誌反思自己能否做的更好,然後提高自己對於潛水的知識,做意象化訓練(visualisation),讓知識等級問題化約為規則等級問題,讓規則等級問題化約為技巧等級問題,這樣一步步降階問題,會有助於我們用最少的資源去處理好問題,也會幫助自己成為一位不雷的潛水員。
LED TTL-信號轉換器 vs 機頂小閃燈 對於引閃水中閃光燈上更有優勢的原因
LED TTL-信號轉換器 vs 機頂小閃燈 對於引閃水中閃光燈上更有優勢的原因
1) 反射光跑進鏡頭罩氙氣燈會在防水殼內產生強烈且照射範圍廣的閃光。在許多情況下可以在照片中看到閃光,理由是有一部分閃光從防水殼內部跑到球面罩(dome port)。通常會發生在鏡頭的直徑(粗細)比鏡頭罩接口還小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可以在照片中看到鏡頭外殼上的刻度。我的圖庫裡有些照片就有這樣的瑕疵。製造商每年都不斷在改進防水殼,但這樣的問題始終無法完全解決。但是 LED 可以解決這問題,照射角只有 8 度的窄光束,光線會僅僅從光纖線插座傳導出去。
2) 電池壽命氙氣閃光燈通常採用較大型電池並會快速耗電,攝影師必須經常更換電池,但在水下我們是無法更換電池的。而且在潛水旅行中有時候更換電池會很麻煩。這對於會拍攝很多張的攝影師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LED TTL-信號轉換器的電量消耗較小,所以採用較小的電池,且電池壽命通常可以超過一年。
3) 氙氣閃光燈過熱問題彈出式機頂閃光燈在防水殼內連續閃光後有時候會因為過熱的關係而停掉。這是因為氙氣閃光燈內部的熱度偵測器有過熱保護機制。當過熱保護啟動時就暫時無法拍攝,只能等待閃光燈冷卻。而 LED 不會有過熱問題。
4) 氙氣閃光燈的回電時間長氙氣閃光燈採用傳統的高電壓燈管和電容,需要很長的時間回電(2-8秒)。攝影師就無法連續高速拍攝,因為必須等待回電,有些重要的拍攝瞬間就因此錯失了。也就是說高速連續拍攝會被限制住。但 LED 允許你高速連續拍攝,因為沒有等待回電時間的問題,所以搭配 LED 就可以切換到連續拍攝模式。我們測試了每秒8張的連拍模式與 Z-330(M 模式,最小出力),可以正常運作。
5) 氙氣小閃燈的放光持續時間不足以觸發水下閃光燈出全力強力的水下閃光燈通常會使用比用來同步的彈出式(或外接)小閃燈更大尺寸的燈管。小燈管的放光持續時間約為 0.5 ms,但是 Z-330 出全力的放光持續時間為 3.5 ms。而光強控制機制是根據放光持續時間,所以使用小的氙氣閃光燈來做為 TTL同步引閃的話,就無法完全觸發水下閃光燈出全力。TTL信號轉換器(韌體內有 Z330 的資料)放光時間正好跟 Z-330 一樣為 3.5 ms,所以TTL控制是可以觸發出全力的。LED TTL 信號轉換器是專門為了控制水下外閃而研發。
6) 水下閃光燈 TTL 透過小型氙氣閃光燈來控制並不精準
小型氙氣燈管以及 Z-330 氙氣燈管的放光曲線的形狀和時間長度並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使用小型氙氣閃光燈來做TTL同步的精確度並沒有很好。有些情況下的精確度還可以接受,有些情況下則無法接受。但 TTL-信號轉換器的韌體包含了專門的每一種水下閃光燈的 TTL-特徵,TTL 精確度更佳。
7) 光纖 TTL 控制 / 電纜 TTL 控制(連接外閃)小型氙氣燈只能用來作光纖 TTL 控制,沒有其他方式了。大部份 TTL 信號轉號氣有整合式 TTL 電路板:光纖 TTL + 電纜 TTL。所以攝影師可以採用光纖或是5-pin電纜線(Nikonos, Ikelite, S-6)同步引閃,並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更換。 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引閃方式(光纖 + 電纜)。使用TTL-信好轉換器就可以拓展水下閃光燈的 TTL 控制能力。
8) TTL-信號轉換器相容水下閃光燈高速同步功能新一代高速同步 HSS 閃光燈,例如 “Retra Pro”,需要有特別設計的韌體資料搭配的 LED 信號轉換器以便相容於其高速同步功能。UWTechnics 生產了這類的信號轉換器 (商品名名稱有 “HSS”)。但若使用氙氣閃光燈來同步的話,則絕大多數品牌的相機則無法使用水下閃光燈的高速同步功能(除了 Nikon 以外))。所以,要使用水下閃光燈的高速同步功能就得搭配 TTL-信號轉換器。
9) 透過TTL轉換器可以設定更快的 X-Sync 快門同步速度有些相機在搭配 TTL-信號轉換器後,允許你設定更高速的 X-Sync 快門同步速度。舉個例子,Sony A7-A9 家族在一般情況下允許你設定 1/160秒的 X-Sync 速度,但搭配 TTL-信號轉換器則可以到 1/250秒,理由是 TTL-信號轉換器有專門研發的韌體可以支援相機的協定。
SDI 電腦錶高氧和 TDI 高氧 / 進階高氧課的差別?
就高氧課而言,SDI/TDI系統就分成三堂: SDI 電腦錶高氧 TDI 高氧 TDI 進階高氧課 究竟這三種課程差異在哪裡?
如果直接比較課程大綱,可以發現 TDI 高氧比 SDI 電腦錶高氧較深入探討以下的議題:
-物理:壓力與分壓
-潛水規劃用表格:EAD 換算 / EAN 表格 / 重複潛水的不同混氣比例氣體切換
-混氣程序:分壓法 / 連續
而TDI進階高氧則探討了吸40%以上高氧的議題,而且很多教練的課程組合設計,往往是與TDI減壓程序一起上。
==
減壓病和氧中毒在本質上的差別在於,減壓病往往是發生在水面上,且有可能會造成較長期的傷害,不過如果處理的當則有機會完全恢復。 而氧中毒往往發生在水下,雖較無長期的傷害,但怕在水下因為發作而溺水。在水下要處理狀況會比在水上要困難。
在休閒潛水,因為深度不會超過50m,最大極限也就40m,所以會設定電腦錶,知道不要超過MOD,剩下就是預防減壓病和氮醉。 而TDI高氧則是加強了計算/查表的部份,除了會按電腦錶,也要熟悉Circle T公式的換算,除了滿足潛水員的好奇心,也是為了接下來上技術潛水的進階高氧和減壓程序課程做準備。
當下的更深就會衍生出切換氣源加快減壓程序的議題,因為你有可能在不對的深度切換到不對的氣源,也就是說有可能切換氣源後,比在該氣瓶MOD更深的深度! 所以減壓瓶上就要很清楚的寫上 MOD,然後要切換之前比對一下深度。
另一個議題是 PPO2 的上限,在休閒潛水我們往往設定成 1.4 ata,但在技術潛水,為了加速減壓停留, 往往會允許減壓時的PPO2 上限到 1.6ata,例如吸純氧時就可以在 6m 停留。 這也要求潛水員本身對於中性浮力的控制技巧要更好,因為你上到比較淺的地方吸更高濃度的高氧,就表示MOD會減小, 也就不允許再下超過MOD的深度。
同時,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技術潛水員偏好用長短管,除了有可能進入狹窄空間需要一前一後共享氣源,還有避免緊急情況下,吸到不對的減壓瓶的問題。 因為一般的備用二級若是收納在胸前的三角區域,在緊急情況下潛伴有可能會拿到你的減壓瓶的二級頭,這時候就有可能在超過MOD的深度下吸! 而用長短管就可以確保,你給出去的是你正在吸的氣源,深度沒超過MOD。
而上完減壓程序,再上延伸領域 Extended Range課程或是循環水肺 SCR/CCR時,代表你想要下更深或是更久, 或是持續吸高氧分壓的高氧,那就有可能會需要用到多種不同的混氣,你接觸到高氧的時間也就會更久,可以想像成吃藥吃了更多劑量的感覺。 這時候你就得更嚴肅地看待肺氧中毒和考慮插入 Air Break 程序。
==
總結:
SDI電腦錶高氧 => 設定好 Mix,不要超過MOD
TDI高氧 => Circle T 公式 / EAD 換算與查表
TDI進階高氧 => 器材接觸超過40%高氧的議題、氣體切換時避免超過MOD問題、PPO2極限彈性改變、中性浮力控制技巧、長短管的優缺點、肺部氧中毒、Air Break程序
接下去 就又是更複雜的氦氮氧三混和延伸領域的問題要探討……
Ikelite 配重配平系統 #47140
除了潛水員自身的配重需要調整和分配,以便達到Trim的狀態,其實防水殼也可能有相同的需求,例如加了大體積的dome廣角罩以後,會因為廣角罩內部空間比較大而有前端浮力較大的問題,這時候在前端利用Ikelite
Trim Weight配件掛上鉛塊後,就可以解決平衡問題,而且鉛塊可以到當地再跟潛店租借就好,方便旅行時減輕重量負擔
Ikelite產品編號 #47140
自動駕駛+切換車道 解釋用高氧當減壓氣源
在上一篇文章已經解釋了吸高氧的好處可以怎麼理解:
策略 => 調整自動定速器與最高速限的差距 = 吸高氧
吸高氧 => 讓自動定速器設定的速度上限小於最高速限,且兩者的差距更大一點
假設第一個路段車速上限 100km/h,車子的自動定速器設定速限為 79km/h,現在調成68k/h就好 => 就像吸21%氧氣和32%氧氣的差異
這可以用在休閒潛水單純背高氧不切換氣瓶來增加 NDL,也可以應用在利用高氧當加速減壓過程的氣源。
舉實際的例子:
打開MultiDeco app設定 ZHL-C + GF 30/85 OC設定深度45時間20min吸O2:21%,Deco mix 不設定 v.s. 設定成 EAN80 @ 9m 切換。可以發現 Run time 可以從 52mins 減少成 38mins
這就是為什麼從休閒潛水要跨到技術潛水,可以先上 TDI 的進階高氧和減壓程序課程,因為我們想知道究竟要在什麼時間點切換成多少濃度的高氧,而且高氧的濃度可能會超過 40%。理論上早點吸高濃度高氧可以減少整個減壓停留的時間,極端一點來說,我們為什麼不乾脆吸純氧就好,那就完全沒有惰性氣體啦!!??但因為還要考量到CNS氧中毒的問題,所以必須上到某個深度才能切換到更高濃度的高氧。
延續上次 [自動駕駛+切換車道] 的生活化類比來解釋減壓理論,這次我們要繼續討論用高氧來當減壓氣體。
我們不妨把要預防CNS氧中毒這件事情,用車道的最低速限來類比聯想,雖然我們可以將自動定速器的速限調的比該車道的最高速限還要低很多,也就是能夠調整自動定速和該車道最高速限的速度比例,以便加快車速減速的過程,不過因為車道有最低速限,所以不能將定速器的速限調到太低,所以只能在切換到某個最低速限夠低的慢車道,我們才把定速器速限調低。例如在 21m 的深度才切換 EAN50或是9m的深度切換EAN80等等。至於要切換幾次,就看你買的車子的定速器功能,能支援多段調速差比例的定速器就越貴越複雜。
而之前說過,如果太快速連續切換到慢車道,則雖然可以讓車速下降,但也有可能超速被拍照。所以我們在不能太快切換到慢車道的前提下,又要加快降車速的過程,只好調整定速器的設定。
以上的類比,是假設快車道的最低速限較高,而慢車道的最低速限較低,所以你得切換到最低速限夠低的慢車道才能將自動定速的速限與該路段最高速限的速差比例調高。也就是說,在比較深的深度,就得吸較低濃度的高氧避免CNS氧中毒,上到比較淺的深度後才可以切換成較高濃度的高氧,以便加速減壓停留過程,同時不超過設定的最大 ppO2
Ikelite DS160/161 閃光燈電池倉的開啟與扣具的清潔
Ikelite DS160/161 閃光燈電池倉的開啟與扣具的清潔,很實用,用160/161在沙地拍過微距都懂的
如何用 memoQ 管理翻譯詞彙
翻譯的過程中會遇到詞彙用語管理上的問題:
1.詞彙前後不統一
2.不同專業領域,用的術語不一樣,如何確保翻譯後詞彙符合專業用語?
3.有些詞彙不用翻譯,例如公司名稱的英文縮寫
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用 memoQ 來解決。
Extract Terms – 擷取出詞彙
先利用此功能讓系統判斷可能是詞彙的詞語,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翻譯之前先把這些詞彙定下來,先減少一部分用語不統一的程度。然後也可以找出範例用句,附加成為該用語的範例,這樣有助於之後翻譯參考。記得要將詞彙的狀態從Candidate改成Accepted,這樣才會正式加入詞彙庫。
利用網路資源查找術語
遇到不懂的詞語,除了另外開瀏覽器或是利用字典程式查詢,最快的方式其實是設定好要查找的網路資源並且利用 memoQ 的快速鍵 Ctrl+F3 來快速查詢。舉個例子,例如我可以設定查找時用Google和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資料庫,Google在memoQ已經有設定好,可以直接加,但國家院的則需要自己手動加進去。設定好以後只要將詞彙反白按Ctrl+F3就能快速查找網路字典或搜索引擎資料,並且可以用分頁切換來瀏覽比較查找的結果。
手動加進詞彙和設定不翻譯的詞彙
翻譯過程中還會繼續發現新的詞彙,這需要自己翻譯好後標示起來後用 Quick Add Term 功能告訴 memoQ。同時若遇到不需要翻譯的詞彙,也可以用 Add Non-Translatable 功能告訴 memoQ。之後也可以利用 Ctrl+P 的快速鍵來查找辭庫中的詞彙。
詞彙庫的管理
詞彙庫可以在進行編輯,例如找出重複的,然後刪除編輯都可以進行,也可以匯出到檔案,例如做為課本後面的詞彙對照表來用,或是之後的翻譯專案可以再利用此詞彙庫。
翻譯文件可以土法煉鋼一個字一個字地在word裡編輯,但若資訊量大且複雜的話,就會遇到很多麻煩的地方,例如:
1.翻譯的品質掌控: 是否有翻譯前後不一致的地方?是否有特殊符號排版跑掉的地方?詞彙是否根據專業的辭典翻譯?
2.翻譯的效率掌控: 遇到不懂的詞彙能否快速查到對應的線上字典?是否有遺漏還沒翻譯的?已經翻譯過的是否可以套用在類似的語句上?
目前 SDI/TDI/EFRI/FRTI/PFI 已經採用 memoQ Web 版的翻譯輔助系統來協助潛水教材和準則的翻譯品質和效率。而memoQ究竟是如何提升翻譯的品質和效率呢? 以下我以 memoQ 9.2.5版本來介紹:
1.詞彙的翻譯:
可以透過即時字典軟體來輔助,或是利用建立好的詞彙對照檔做比對,也可以利用例如 termsoup 這類的網頁版系統來幫助翻譯。如果是 termsoup 的話,可以線上即時查找各種專業字典的翻譯建議,等全部都翻譯好之後,可以將之匯出成翻譯記憶檔,格式選Excel。然後再以MS EXCEL開啟後另存成 CSV 檔,再利用記事本將 CSV 檔轉存成 UTF-8編碼,這樣能避免餵進去memoQ系統時產生亂碼。
2.將翻譯記憶匯入memoQ系統
在memoQ裡建立專案後,可以將要翻譯的檔案,例如word檔匯入專案,接著建立和指定翻譯記憶,然後就可以匯入由termsoup建立的翻譯記憶CSV檔。接著可以進行預翻譯 Pre-Translate,也就是先用翻譯記憶和要翻譯的檔案進行比對,看是否有已經可以套用翻譯記憶的地方,並且給出一個模糊的翻譯結果和告訴你比較的相似度大概有多少。這個時候就可以在繼續從Concordance的欄位去套用更多翻譯,翻譯越多,到最後就會越翻越快,因為已經有很多Concordance可以套用了。也就是說,翻譯記憶會越來用強大和完整。
3.將專業辭庫匯入memoQ系統
專業辭庫可以在很多政府網頁上找到例如國家教育院,下載回來後可以先用Excel編輯,只保留兩欄一欄英文一欄中文的詞語翻譯對照,然後就可以匯入memoQ的 Term Bases。匯入之後可以進行QA品質保證檢查,假如翻譯的詞語跟詞彙檔有出入,QA都可以幫你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