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潛的裝備和技巧和在OW學到的有什麼不同?

比較人類和冷水哺乳動物的生理和行為,就可以知道動物適應低溫水域的方式,主要靠生理構造和行為,換句話說,原本用在溫暖水域的潛水裝備和技巧,可能就不適用於冰水域了。究竟溫度下降很多,會增加多少裝備後勤準備和水中技巧的複雜度呢?? 如果考慮到極低溫,在裝備和技巧上會從多選題變成單選題。

裝備

先講輕裝,面鏡、呼吸管、防寒衣、手套、頭套、套鞋、蛙鞋、配重帶首先我們來看有帶子的裝備,像是面鏡帶、蛙鞋帶,在冰凍的環境都會變得比較脆而容易斷裂,解決的方法是攜帶備用面鏡、備用面鏡帶,備用蛙鞋帶,或是把蛙鞋帶換成彈簧型,像 DiveRite 極致蛙王就是彈簧鞋帶。除了普通的面鏡,也有人會使用全面罩面鏡來減少臉部暴露在冰水中的面積。呼吸管在冰潛時基本不管用,因為你沒有機會在水面上游一段距離,都結冰了,同時也減少被纏繞的機會。頭套要有圍脖,且邊緣的材質要容易和臉部貼合,這樣水才不易滲進去。另外,也可以考慮再加一層 Icehood,去保護嘴唇,以免潛到最後嘴唇發麻沒力氣咬二級頭還得用手去扶。防寒衣的話,穿乾衣會比較舒服,因為太厚的濕衣實在很難穿脫,也容易影響四肢在水中的靈活度。當你四肢沒那麼靈活時,有些技巧會做得很慢甚至做不出來,也會增加你心裡的恐懼程度,對於潛水來說是很不利的。同時因為上水後也很冷,穿濕衣會更冷。而因為要搭配厚的內襯,所以乾衣一定要夠寬鬆,才能容納得下厚的內襯。手套分成乾手套和濕手套,穿乾衣的好處是可以搭配乾手套。襪子也一定要夠保暖,否則腳趾的失溫會很快速,想想看為什麼有些攀登喜馬拉雅山發生意外的人會因為手指腳趾凍傷而切除就會明白了。另外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可以考慮使用尿閥或是包尿布,也有人偏好用尿拉鍊款式的乾衣。當你的乾衣是襪套型的話,搭配的套鞋我個人偏好用 Waterproof Marine boot 這類可以有大開口的設計,會比拉鍊式的小開口套鞋更容易穿脫。因為戴厚手套,所以所有的技巧都會變難,特別是要掛東西,所以可以考慮使用冷水域專用的鉤子,例如 Xdeep 的 NX Series Large Bolt Snap。蛙鞋的話,一定要選對腳套的尺寸,因為你穿厚襪子加上靴子,足部可能會蠻腫的,如果拿平常在暖水域用的蛙鞋,有可能腳套的空間會太小,容易有擠壓感,會覺得不舒服甚至疼痛,或根本穿不進去。配重的話,因為穿厚內襯你的體積會變大,也代表你需要更多的配重,這就要看你怎麼分配配重,例如鋼瓶、鋼板、腳鉛、配種背心、配重包、口袋式配重帶等等方式,來將自己的密度增加而又不會把全部配重都只掛在腰上。重裝接下來講重裝: 電腦錶、調節器、三錶。建議用彩色高亮度的電腦錶,另外因為電池在冰凍環境下的壽命會比較短,也要多帶一些備用電池。有些調節器會特別標示只適合在攝氏10度以上使用,例如 Apeks Flight,而像 XL4 就可以下冰水。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在室溫的陸地上 將全滿的氣瓶的氣瓶閥完全打開,到最後你會發現氣瓶閥結冰了。所以選擇隔膜式環境密封的調節器,可以減少一級頭內部和水直接接觸的機會,也就比較抗凍。氣瓶的話,在氣瓶閥的部分常會使用Y型,代表一分二,同一個氣瓶可以接兩組調節器,或是得另外帶備用小瓶。Oring在冰凍的條件下會更脆,因此要更注意上矽油和檢視有無裂痕。除了BCD,還要加上戰術背心,因為要掛繩子,可以用來和岸上的tender溝通,緊急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條繩子把你拉上岸。

技巧

你的所有基本動作,都得在穿厚手套的前提下做得很順才可以。例如你要試下是否穿厚手套會很難捏住鼻子做閥式來平壓,這時候你就可以練習其他種平壓法,例如法蘭茲。面鏡除霧劑和口水比起來比較好用,因為口水比較容易結冰。厚的濕手套會很難穿脫,建議塗潤滑劑,例如 KY 等等,才不會卡半天。另外可以在下水前灌一點溫水進濕手套。乾手套的話則因為裡面可以加保暖手套或是電加熱系統,所以可以不用灌溫水法。冰凍的時候拉鍊和漸縮密封圈比較硬且脆,要小心不要太暴力而弄壞。結冰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要有水氣,一個是溫度要夠低。充氣閥和調節器都要特別注意,只能點按,建議連續按壓時間不要超過一秒,以免結冰而造成 freeflow。因為這些裝置是有接上壓力的,所以氣流的速度會比較快,按太久就容易結冰。所以在Openwater做的二級頭Freeflow練習,也就是按壓purge buttom來模擬大量出氣(壓下lever => 讓中壓座後退 不要去頂住火山口 =>一直出氣),在冰潛時母湯喔。此外,接上充氣閥的管路在拔除後要接上之前,也一定要吹乾。下水前,如果要吸吐來測試二級頭能否正常運作,吐氣的時候不要吐進二級頭內,可以減少水氣累積在二級頭內,降低結冰的機會。另外,因為你有兩組調節器,乾衣充氣閥可以接在備用調節器上,這樣就可以減少你正在吸的調節器的供氣需求,也減少了結冰的機會。打浮力袋或是吊掛袋時,不要用按壓二級頭的方式打,可以用自然吐出的氣。為了提高調節器的溫度,兩潛之間的水面休息可以用冰桶裝溫水,將調節器放在裡面。因為結冰時,原本的開放水域會變成非開放水域,也就是原本你可以直直回水面,現在水面變成不可突破的冰面,你如果沒氣時離水面沒很遠而做 CESA 現在卻會撞到冰面而無法回到水面,所以其實就要學像ERDI公共安全潛水在低能見度或是進入狹小空間執行任務等等的基本技巧,岸上需要有tender來戒護和支援,所以必須多學怎麼用拉扯繩索來和tender溝通的技巧,必且要配戴備用氣源。在水下有兩個東西可能會不見,洞口和潛伴。如果找不到洞口或潛伴該待在水底還是回到水面??這時應該先搜索,如果還是找不到,則得往上回到冰層下,理由是,這時候安全戒護員會下洞口做同心圓模式搜索。回到冰面下的好處是,除了比較容易被找到,你的耗氣量也會比待在水底少很多,可以撐比較久。

沉船 v.s. 洞穴潛水

  1. 深 v.s. 廣 沉船是垂直的深,洞穴則是水平的深。 深的沉船保存的會比較好,可免於海浪和風暴的侵擾,同時也限制了遊客的探訪而更有探險的感覺。例如位在斯里藍卡的二戰航空母艦沉船 HMS Hermes 的深度約在 50m,這就限制了一般休閒潛水員的探訪。 洞穴雖然可能不深,但長度有可能非常地長,並且有很多分岔路,就像在玩RPG遊戲走迷宮一樣。像墨西哥的 Cenote 的深度就普遍不深。
  2. 減壓 v.s. 導航 沉船下深就得非常嚴肅地考慮氮醉問題、用氣量問題、氧中毒問題。因為進封閉環境很考驗心理素質,因此更要管理好氮醉問題。另外如果有緊急狀況,即使成功從沉船中撤出,也有可能因為已經需要做減壓停留,頭頂上有「虛擬的天花板」,限制了你直接回水面,因此沉船主要考驗下深以後上來的能力。 洞穴則更為考驗導航的能力,和用氣管理,因此佈繩的能力,還有從分支路線回主路線的能力等等都很關鍵。 要探索沉船,有兩種方式,你可以下很多次去熟悉沉船,就像玩超級瑪莉一樣,要過一關可以一直嘗試錯誤,然後越來越熟悉關卡所設下的障礙後,你每一次再生都會把可以到達的地方再更往前推進一點,最後就破關了。但這樣的方式要下很多次,且能見度不好時或是沉船內部塌陷改變景觀時,也可能會讓你迷路,因此後來穿越沉船也應用了洞穴潛水的佈線技術。
  3. Stage 難易度 洞穴因為有地方可以放 Stage 瓶,且比較不需要像沉船那樣在水中間做減壓停留,因此比較不需要像沉船潛水一樣把氣瓶都一次掛在身上,可以做所謂的 set-up 潛水。
  4. 海水 v.s. 淡水 通常沉船在海水,洞穴是充滿淡水,但也有淡水湖裡的沉船和海蝕洞或是淡水混合海水的洞穴。因為在淡水浮力比較小,因此去探淡水洞可以不需要那麼多配重。
  5. 潮汐 v.s. 泉水 海中的沉船因為在海裡,就容易受潮汐影響,能探訪的時間就會受到限制。 洞穴則是有泉水或是地下河,有可能會有湍流。
  6. 多個出口 v.s. 一個出口 因為沉船可能有多個出口,因此把 stage 瓶放在船的某處,怕找不到或不是按原路回去就又得繞回原入口去取,因此沉船潛水員傾向把氣瓶都掛在身上。 洞穴的話通常只有一個主要的出口,然後尋原路找回放好的 stage 瓶找到回去的路 洞穴通常主繩是永久架設好的,而沉船則是每次潛水都要自己拉繩。
  7. 人為 v.s. 自然 沉船因為是人造的,因此當地有沒有沉船潛水的條件端看海床的深度和歷史人文。好的沉船潛點通常會是世界大戰的戰區,例如太平洋戰爭的海軍基地,就會比一般的沉沒不久的漁船和商船更有看頭。 洞穴則得有地質條件,例如北佛羅里達、墨西哥尤加敦半島等。 也因為沉船是人工的,通常會比洞穴的結構較為不穩定,例如船體結構鏽蝕塌陷等等。洞穴當然也會有侵蝕崩塌的可能,但時間尺度上要比沉船更久,也就是沉船在短時間內的改變可能會比洞穴要更大。
  8. 障礙物 沉船較洞穴有較多複雜或易傷人的障礙物,例如纏人的纜線會絆住你、尖銳的金屬會割傷你等等。洞穴則要注意落石、鐘乳石等。
  9. 水中推進器 沉船的穿越距離比較好評估,但洞穴潛水搭配水推則要很小心,不要進了洞穴深處結果水推沒電出洞,靠自己游回出口可能會有體力問題和攜帶氣體不足的問題。
  10. CCR CCR 有可以減少氣泡去破壞沉船或洞穴的結構和能見的好處,同時因為可以撐的時間比較長,當發生問題需要解決時,心理上的壓力會比較小,因為你知道有更多時間可以解決問題。 此外,沉船潛水員 stage 不易,但如果有 CCR 的話可以減少掛的氣瓶的數量或體積。洞穴潛水因為後勤比較複雜,有可能需要帶著氣瓶走路或是攀岩等等,如果用 CCR 在這方面就會有優勢。

[Subsurface] Pyle 深度停留的演算法

安插深度停留的方法有 Pyle 法、GVE(Gas Volume Expansion)法、GF 法(調整 GF Low 值)等等。

以Pyle 的深度停留演算步驟為例:
算出減壓計畫找出第一次減壓停留的深度和滯底深度的中間點,在這中間點安插一次 2-3 分鐘的停留,重新計算減壓計畫
看看最淺的 Pyle 停留深度和第一次減壓停留深度的差異是不是小於 9m,如果不是,則重新計算新的中間點然後安插進去 2-3 分鐘的停留,再重新計算減壓計畫。

以 Subsurface 來實際操作:假設背空氣下 55m @ 30mins,GF((40/85)算出第一次減壓停留深度為 24m
=> 中間點: (55+24)/2 = 40m
安插一次 40m @ 3min 的停留算出新的減壓計畫,第一次的減壓停留深度仍為 24m
=> 中間點:(40+24)/2 = 32m
安插一次 32m @ 3min 的停留算出新的減壓計畫,第一次的減壓停留深度變為 21m
=> 中間點:(32+21)/2 = 27m
安插一次 27m @ 3min 的停留
這時 27m-21m < 9m所以就不用再安插新的停留。

Trimix 的 ICD 1/5 法則怎麼計算?

在潛水中使用氦氣時,除了要避免因為使用 Heliox(只用 O2 & He,沒有 N2) 下大深度造成 HPNS,還要注意在切換氣源時有沒有可能會發生 ICD(Isobaric counterdiffusion)。

比較簡單的法則是 1/5,這1/5是來自對脂質的溶解度,也就是
He: 0.015 atm^(-1)N: 0.067 atm^(-1)
用 0.067/0.015 可以得到大約為 4.5,也就是氮在脂質的溶解度比氦要高多少倍。為了保守一點,我們把 1:4.5 => 1:5
這就是 1/5 法則的由來。

[1/5 法則可以簡化運算]
我們用 Tx 18/45 -> EAN 50 @ 21m 切換來當例子
先利用 Schreiner 的方法,計算溶解氣體的總量:
Tx 18/45 裡的惰性氣體有 45% He 和 100-18-45 = 37% N2
EAN 50 裡的惰性氣體有 0% He 和 100-50-0 = 50% N2

(0.45 * 3.1 * 0.015) + (0.37 * 3.1 * 0.067) = 0.021 + 0.077 = 0.098
切換後
(0 * 3.1 * 0.015) + (0.5 * 3.1 * 0.067) = 0 + 0.10385 = 0.10385
算出來是增加的。

如果我們改用 1/5 法則來看的話會更簡單一點:分別算一下 deltaHe 跟 deltaN2 和 max deltaN2 看看 deltaN2 有沒有超過 maxN2 而 maxN2 就是 deltaHe * 1/5

max N2 = deltaHe * 0.2 = (45%0) * 0.2 = 9%
delta N2 = (50-37)% = 13%
算出來是超過 max N2 的。

[Subsurface 的 ICD 警示功能]
Subsurface 內建 ICD 1/5 法則警示功能,但要先在設定裡的 Tech Setup 把 “Show warnings for isobaric counterdiffusion” 的選項打勾。

設定好 Tx 18/45 跟 EAN 50然後在 Dive plan details 就會顯示剛剛計算的 1/5 法則的結果
這時候如果你把氣源改成例如 Tx 21/35 -> EAN 50 就可以通過 1/5 法則。

MND vs MOD

<從空氣 -> 高氧 -> 氦氮氧>
空氣很簡單,因為比例固定,且休閒潛水通常不會下超過40m。
高氧的話其實常用 EAN32 或 EAN36,所以也不太難決定。
但是氦氮氧的話,你要怎麼決定氧氣和氦氣的比例??

在 Subsurface 裡 Available gases 的欄位中可以輸入bottom Maximum Operating Depth (bot. MOD)跟Maximum Narcotic Depth (MND)
我們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欄位的意義:
假設我的計畫如下潛水計畫(dive plan):下 90m – 20min氣體計畫(gas plan)減壓停留計畫(deco regimen)
現在先看氣體,要考量的三種因素有:
氧氣(PO2)
氮醉
氣體密度

<<氣體>>
滯底
13% 的氧氣得到在 90m 的氧分壓是 1.3
27% 的氮氣的等效空氣氮醉深度是 24m
剩下的 60% 用氦氣填滿:”trimix 13:60″
在 90m 時的密度:6 g/L

減壓
EAN36 在 24m 時的 PO2 約為 1.3
EAN99 (純氧)在 3m 時的 PO2 約為 1.3

<利用 Subsurface 跑出減壓計畫>
要怎麼計算出滯底時用的 trimix?
先找出 O2 比例,也就是設定好 pO2 in calculating MOD, 例如 1.3
然後在 Bot. MOD 的地方輸入 90m 試試看,結果 Subsurface 會改成 97m 然後 O2 會改成 12%因為 Subsurface 只會幫你計算到整數位,所以我們可以在減少數字直到 MOD 最接近90m如果輸入 88 則 MOD 會自動跳成 89m 然後 FO2=12%這時候就可以把 O2 確定下來

再來找 He%,因為已經確定了 FO2,只要再把FN2找出,剩下的就用He填滿就好。要找出 FN2,則要先問你自己想要設定多少「等效空氣氮醉深度」以及要不要把 O2 視為迷醉氣體如果不要,則就不要把 O2 narcotic 的選項打勾。如果我設定Best MIX END = 24,O2 narcotic 沒打勾則我可以利用「氮分壓」來建立起等式,再去解未知數:

(1+MND/10)*N2 % = (1+Best MIX END/10)*79%

假設我已經知道要下 90m => 把 MND 設定為 90m => 則找出 He% 為 60.5%
這時候我們可以去掉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就算60%就好於是最後我們就決定了 Trimix 為 13/60

接下來要怎麼跑出減壓計畫?我們可以在 EAN36 的 Deco switch at 設定為 24m (沒有超過 MOD 26m)然後 EAN99 的 Deco switch at 設定為 3m (沒有超過 MOD 3m)
GF設定例如 40:70
接著在根據減壓計畫和設定好的 SAC factor 去計算每一種氣體需要的用量,再看自己攜帶的氣瓶的容積和壓力夠不夠用。

利用 Subsurface 的藍芽和電腦錶連線並用即時資料作潛水計畫

可否根據剛剛潛完水後,電腦錶裡記錄的潛水日誌數據,再下去用軟體做潛水計畫?答案是可以的。我們以 Subsurface 為例,Subsurface 有分手機版和電腦版,手機版可與電腦錶用藍芽連線,然後把日誌同步到雲端,再利用電腦版和雲端同步,就可以在電腦上根據同步回來的數據作為潛水計畫的依據。Subsurface會自動計算SI,方便你做重複潛水的計畫。

[Decompression 101] 何謂 M-Value

X軸:環境壓力(深度)
Y軸:組織氣體壓力
綠虛線:吸入的惰性氣體(N2)壓力
橘虛線:環境壓力
橘-綠虛線:吸入的氧氣壓力
黃線:減壓極限(可忍受的超飽和極限,M-Value)

雖然有16個理論的組織腔室,但為了不讓畫面太亂,只挑出快(fast)中(mid)慢(slow)來比較。當 on-gasing 到超過綠虛線,之後再降低深度讓環境壓力降低,也就是往圖中的左邊移動,這時候就會逼近黃線,而做減壓停留時,因為深度不變,環境壓力也不變,此時因為超飽和,所以會開始 off-gasing,所以會往圖中的下方移動,從黃線逼近綠虛線,組織的半時越快則下降的越快。所以可以看出,可能潛水前半段是快組織先飽和,但是潛水的中後段換成中半時組織超飽和程度較高,而慢半時則可能得到很淺的深度才達到超飽和。這點也可以從組織熱圖(Tissue Heat-Map)看出。

以視覺化、互動式的方式來建構潛水計畫

利用 Subsurface 可以幫助我們以視覺化、互動式的方式來建構潛水計畫,並利用其警報功能和報表來看出細節,所以既能見樹又能見林。以下讓我們來試著練習建立簡單的潛水計畫:

Step 1 – 設定參數
氣源: 11.1升,200Bar,想下30m 25min,下潛過程預計耗費 2 min,最後的停留選 6m 而不選 3m
耗氣參數:
Bottom SAC 20 l/min
(可以自行計算或是參考無線發射器的數據)
Deco SAC 17 l/min
(停留的時候比較輕鬆,耗氣較少,一樣視個人情況來調整數值)
SAC factor 4.0
(假設發生需要共用氣源的緊急事件,要視你和潛伴的耗氣量來調整)
Problem solving time 4min
(假設遇到狀況需要解決所需的時間,視環境、經驗、任務和裝備複雜度而定)

Step 2 – 觀看報表
先把保守係數調低
-GF45/95
-可以直接上到 6m,而不會碰到 Ceiling
-但是氣量會不足

Step 3 – 觀看報表
預計要用 228Bar

解決方式:
-減少待在 30m 的時間
-可以調高保守係數,然後拉動 Waypoint 去 縮短 duration,或是手動輸入數據

Step 4 – 重新調整參數再觀看圖表
更改保守係數:GF 40/85 (變的更保守)
問題:
-上升到 9m 的時候就會碰到 Ceiling
-需要超過 200 Bar(洋紅線 -37bar)
解決方法:
-將滯底時間減少,
直到上升時不會碰到 Ceiling

Step 5 – 直到問題解決
-會發現,將待在 30m 的時間調到 20min
就可以在上升的過程當中不會碰到 Ceiling,然後就可以直接在 6m 做停留, 而不用先待在 9m
-耗氣量也因此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狀況,所攜帶的氣量足夠回到水面

Step 6 – 觀看報表
問題:
-在上升過程中,氣量會不足以共用!
解決方式:
-改用更大的氣瓶,例如換成
-換更大容量的氣瓶
-多帶氣瓶(雙瓶或再加側掛小瓶等方式)
-再降低一點滯底時間

Step 7 – 迭代,直到滿意
-持續根據上述流程,調整可變動參數,直到潛水計畫合理
-報表中的 minimum gas 代表在最糟的情況下你會需要的氣量,來共用氣源回水面,在潛水過程中,要注意氣量有沒有維持在超過 minimum gas 的狀態

視覺化互動式潛水計畫模擬器的優點
透過建構與批判的過程來學習潛水計畫

建構:Subsurface 的介面能以視覺化互動式的方式建構計畫,會比直接看表格中的數字更直觀,又能全盤考量。

批判:利用程式輔助檢查可能會違反的規則和參數限制,從報表中可以知道哪些細節遺漏,且更能知道每種參數設定的意義。

如何連續地呈現整趟潛水的 16 個半時組織的壓力變化與關係?

如何連續地呈現整趟潛水的 16 個半時組織的壓力變化與關係?你在電腦錶裡雖然可以看到「當下瞬間」的長條圖,但卻無法看到整段潛水。其實,可以匯出到 Subsurface 再用「組織熱圖」(Tissue Heat-Map)來看。組織熱圖目的:總結潛水過程中,按照 Bühlmann 模型去看 16 個組織腔室的惰性氣體壓力變化以及相對關係。如何表示:藍色代表組織腔室的氣壓低所以正在吸氣,綠色到紅色代表組織內有過多的氣所以正在排氣。 排列順序:上到下為快到慢半時組織。簡單來說,就是顏色變化: 藍靛紫->黑=>綠黃橙紅組織熱圖方便我們比較不同若採用不同的參數,其「減壓效率」的差異。例如你想比較溶解模型 Bühlmann v.s. 氣泡模型的 VPM-B。當然,你也可以考慮用加總 Integral Super Saturation 的方式去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