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進水案例分析

INON 閃光燈進水案例分析:
請務必用原廠的矽油(Grease),以避免造成O-ring 的膨脹及變形。
O-ring 一旦變形,便非常容易受到擠壓而造成破損或龜裂。發現該狀況必須立即更換O-ring,否則有進水風險
如果閃燈受到外力撞擊或是掉落地面,則必須立即檢查是否造成殼體、前蓋或是電池蓋的龜裂,一旦發現裂痕即需更換零件,避免造成進水 閱讀全文

Fourth Element Proteus 系列防寒衣穿著方式說明

Proteus Wetsuit donning instructions
Proteus 防寒衣穿著方式說明
Before donning the suit ensure nails are trimmed and jewelery is removed to avoid tearing of seals.
穿著之前請先確認有修剪指甲,且把穿戴的裝飾品都脫掉,以避免戳破束口。
Step in through the back entry zip, ensure the hydrolock back-up and neckseal are to the back.
將腳從防寒衣後背的拉鍊處伸進去,請確認 Hydrolock 鎖水套和頸封是在背部。
Once your toes appear through the end of the ankle seal roll the seal over your foot until the seal is completely inside-out.
當你的腳趾頭露出腳踝束口的時候,將腳踝束口由內往外翻開直到整個束口內面都外翻出來。
Carefully put all your fingers inside the rolled ankle seal and ease over the ankle. Leave rolled and repeat for opposite side.
小心地將手指放進捲起的腳踝束口內部,並將束口拉到腳踝以上。保持束口捲起並對另一支腳的束口重複剛剛的動作。

閱讀全文

[Q&A]技術潛水用燈和水攝用燈有什麼差別呢?

技術潛水用燈的設計考量和一般休閒潛水和水攝的考量不一樣,因為技術潛水可能需要下大深度,也可能需要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長時間照明,並且可能會有碰撞的可能,因此耐水深、電池容量大、外殼堅固、能有相容側掛的版本、能單手握…….等考量,所以往往會是採用 Canister 的形式,也就是主體是用來裝電池的金屬罐,然後接線出去,並且因為外殼得設計的很堅固,電池不能輕易取出,充電的時候得打開後蓋然後插上充電線,而不是把電池取出來充電。

閱讀全文

鯊鰩魟鱝怎麼分?

鯊鰩魟鱝怎麼分?很簡單嘛?其實有一些比較難分的例子:
Case 1:肚子扁扁的鯊魚
扁鯊 angel shark (Squtina)
鋸鯊 sawsharks (Pristiophorus)
=>這告訴我們,不是肚子扁扁的就是鰩魟鱝
Case 2:外型像鯊魚的鰩魚
琵琶鱝(犛頭鰩屬)guitarfishs (Rhinobatos)
=>這告訴我們,其實吉他「鯊」雖然外型和游泳方式像鯊魚,但其實是鰩魚
Case 3:鋸鯊 v.s. 鋸鰩
鋸鯊 sawsharks (Pristiophorus)
鋸鰩 sawfishs (Pristis)
都有「鯊魚劍」,但一個是鯊一個是鰩。
所以,區分鯊魚和其他軟骨魚,比較好的辦法,要嘛就是記住這些例外,要嘛就是利用鰓裂的數目和位置來區分。
區分重點:Rays, Skates 是有五對鰓裂在身體下方。
Case 4:鰓裂數不是 5
Sevengills shark => 七鰓鯊,明顯是鯊魚,不用說了
Case 5:喜歡趴在地上的鯊魚
Zebrashark => 豹鯊,明顯可見鰓裂是在身體側面
這個例子是很明顯的,但…..
Wobbegongs =>鬚鯊,身體很扁平,鰓裂也不是很明顯,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知道他是鯊魚
Case 6:天使鯊 v.s. 吉他魚
扁鯊 angel shark (Squtina)
鰩目犛頭鰩科 Guitarfishes (Rhinobatidae) =>Shovelnose Ray => 這才是「吉他」,但不是吉他「鯊」,是犛頭鰩
一樣可以用鰓裂的位置來區分

閱讀全文

四元素 Fourth Element Proteus II 防寒衣產品特色

四元素 Fourth Element Proteus II 和其他防寒衣的區別:

1.四肢末梢有 Glideskin 強化密封材質

2.軀幹部位有快乾保暖 hexcore 絨毛材質

3.鎖水圍脖套頭,保持軀幹乾爽

4.隱藏式縫線加防水貼條,皮膚不會被縫線刮到且水不會從縫線滲入

 

 

拍出質地 – 雙閃打側光

攝影是用 2D 照片去呈現 3D 世界的藝術,為了增添照片的層次感,攝影師常用「構圖」和「打光」的技巧去呈現。就微距打光技巧而言,利用雙閃打均勻側光是最常見用來呈現出拍攝主題質感的手法。
兩顆閃燈究竟要拉多開?
燈臂長度約等於鏡頭罩會最剛好,閃光燈的寬度大概與肩同寬,如果要讓對比更強烈一點,就不要裝擴散罩且把閃燈靠的比較近,反之則把擴散罩裝上去或是把閃燈往兩側拉開到比肩膀還寬。
兩顆閃燈的拉開程度也要考慮微距鏡的焦段,一般來說,如果你當時用的微距鏡焦段比較短,例如60mm,閃燈的距離就要拉的比用100mm微距鏡時還要開些。
選擇拍攝對象和造成的效果
由於光從兩側打,拍攝主題正中間如果有凹進去的結構,則可能會在中間形成陰影,例如Tulamben清潔站張嘴的魚。
扭轉閃燈角度稍加變化
根據想拍出的感覺,可以在打側光的基礎下,再加進順光或是背光的元素進去,只要稍微把閃光燈轉向內或外就可以。

黑背景 v.s. 藍背景

在水下的時間有限,又要考慮氣瓶殘壓/免減壓停留時間/深度等,往往會因為這些壓力讓你無法好好構思,而只思考拍攝主體而沒有好好考慮背景。太複雜的背景往往會讓觀賞照片者分心,所以微距攝影常常尋求簡單的背景,特別是單一顏色,看起來的視覺效果特別強烈。
經典黑背景
黑背景是水下微距常用的拍攝手法,可以凸顯主體的顏色,並且讓原本很複雜的畫面簡化。
為了獲得黑背景,可以選擇某個角度讓主體的背景是對著開闊的水域,再配合高速快門和縮小光圈,讓相機不要收背景光並且只收到閃燈打的前景也就是拍攝主體。
卡片機因為光圈通常無法縮到f/11,甚至f/8就已經是極限,因此在很淺很亮的環境下不容易拍出很純粹的黑背景照片,因此就得利用快門速度來彌補光圈無法縮很小的先天不足,或是朝下拍(直接朝水面上拍自然會收到很多自然光),或是在比較暗的環境下拍(例如陰天、較深的水域、夜潛、小洞穴等等)。
藍背景 / 綠背景
黑背景固然很好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且在某些情境下,拍藍背景 / 綠背景(在淡水或是比較高緯度的海域,水色可能偏綠)反而看起來更自然,而不會像每張都夜潛似的。
選擇拍成藍(綠)背景的常見情況
1.特寫
2.動物行為
3.不想拍成夜潛的感覺
4.形成顏色對比:前景有大量紅、粉紅、橙、黃的顏色
藍(綠)背景拍攝技巧
為了拍出藍(綠)背景,可以先從黑背景開始,拍出黑背景後,再調慢快門速度,直到背景顏色對了。此外,相機朝上拍也是多收進背景自然光的方法,也有助於拍出藍(綠)背景。但是當水中能見度不好或是比較昏暗的時候,這時如果還是想要拍藍(綠)背景,就得拉高 ISO(犧牲畫質)和放大一些光圈(犧牲景深),否則快門速度得放很慢,就容易讓畫面糊掉。也就是說,最好同時調整光圈/快門/ISO,且減弱閃光燈出力。若是情況更為糟糕,已經太昏暗了,那就改為拍黑背景或是等待更明亮的時間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