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意外的救援可以粗分成三階段:
1.水中救援
2.到院前(緊急醫療人員抵達前)陸上急救
3.專業醫療人員接手/到醫院後急救
第 1 階段,就是想辦法把人帶上岸,可以透過上救援潛水員課程來學習基本搜救拖帶技巧和 BLS 基本救命術,更困難的搜救任務就得交由公共安全潛水員來執行,例如低能見度環境。
第 2 階段,就是在缺乏專業醫療器材和人員的意外現場,延續患者的性命或減輕傷害,並收集相關資訊,幫助後續醫療人員判斷情勢。
第 3 階段,就得交由專業醫療人員去執行,例如心電圖判讀或是插管打針等具侵略性的治療,這種需要專業儀器和技術與知識和經驗的醫療行為。例如像血栓的診斷與治療(打溶血栓劑),就不是一般鄉民可以處置的。
第一反應/救援潛水員的自我修煉,除了複習已學過的急救技巧(CPR/AED/緊急供氧等等),有餘力也可持續充實急救的內外科知識。
有兩本專業的書籍:外科:PHTLS 到院前創傷救命術內科:AMLS 高級醫療生命支援術都是NAEMT美國急救醫療技術人員協會出版的,可以作為上完基本急救課後的進修延伸閱讀和補充教材。詳情可參閱皿克大大的YouTube 影片:變成更強的EMT,推薦書單大公開!
作者彙整: magicfx
潛水賞鯊清單
魚名 | 英文名 | 總目 | 目 | 科 | 地點 |
---|---|---|---|---|---|
礁鯊 | Reef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真鯊科 | 印度太平洋 |
公牛鯊 | Bull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真鯊科 | 斐濟 |
虎鯊(鼬鯊) | Tiger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真鯊科 | Cocos大溪地斐濟馬爾地夫 |
遠洋白鰭鯊 | Oceanic white tip reef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真鯊科 | 埃及紅海 |
大青鯊 | Blue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真鯊科 | AzoresCabo San Lucas羅德島開普敦 |
鎚頭鯊 | Hammerhead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雙髻鯊科 | CocosLayang LayangSocorro伊豆加拉巴戈班達海與那國 |
皺唇鯊 | Banded hound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皺唇鯊科 | 日本千葉縣的伊戶 |
寬瓣鯊 | Cat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目 | 貓鯊科 | 南非 |
大白鯊 | Great White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鼠鯊科 | 南澳南非墨西哥 |
馬加鯊 | Mako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鼠鯊科 | 南非 |
太平洋鼠鯊(鮭鯊) | Salmon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鼠鯊科 | 阿拉斯加 |
長尾鯊 | Thresher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長尾鯊科 | Malapascua馬爾地夫 |
錐齒鯊 | Sand Tiger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錐齒鯊科 | 北卡羅來納南非小笠原群島 |
姥鯊 | Basking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象鮫科 | 英國 |
劍吻鯊 | Goblin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尖吻鮫科 | 日本靜岡縣沼津 |
巨口鯊 | Megamouth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Lamniformes 鼠鯊目 | 巨口鯊科 | 日本科摩多 |
鯨鯊 | Whale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Orectolobiformes 鬚鯊目 | 鯨鯊科 | 加勒比海加拉巴戈菲律賓馬爾地夫 |
鬚鯊 | Wobbegong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Orectolobiformes 鬚鯊目 | 鬚鯊科 | 新幾內亞(印尼四王群島) |
豹鯊 | Zebra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Orectolobiformes 鬚鯊目 | 豹紋鯊科 | 印度太平洋 |
肩章鯊(走路鯊) | Epaulette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Orectolobiformes 鬚鯊目 | 天竺鯊科 | 新幾內亞(印尼四王群島) |
傑克遜異齒鮫 | Port Jackson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Heterodontiformes 異齒鮫目 | 虎鯊科 | 澳洲 |
日本異齒鮫 | Japanese bullhead shark | Galeomorphi 星鯊總目 | Heterodontiformes 異齒鮫目 | 虎鯊科 | 日本靜岡縣 |
扁頭哈那鯊(七鰓鯊) | Broadnose sevengill shark | Squalomorphi 角鯊總目 | Hexanchiformes 六鳃鯊目 | 六鰓鯊科 | 南非 |
皺鰓鯊 | Frilled shark | Squalomorphi 角鯊總目 | Hexanchiformes 六鳃鯊目 | 皺鰓鯊科 | 深海 |
格陵蘭鯊 | Greenland shark | Squalomorphi 角鯊總目 | Squaliformes 角鯊目 | 夢棘鮫科 | 阿拉斯加 |
扁鯊 | Angel Shark | Squalomorphi 角鯊總目 | Squatiniformes 扁鯊目 | 扁鯊科 | 地中海 |
Light and Motion – Sola Nightsea 操作簡介
Light and Motion – Sola Nightsea 操作簡介
https://lightandmotion.com/products/sola-nightsea-light
可用來帶螢光夜潛和生態夜觀用
自從看了 Netflix 的 Life in Color with David Attenborough,其中有一段顯示兩種雀鯛在可見光下看起來顏色一樣,但在UV下卻可以看出差異。另外一段則是拍出了螳螂蝦(蝦蛄、瀨尿蝦)在UV下和在可見光下的外觀差異,讓我深深覺得夜潛如果可以搭配 Nightsea 的話,讓你感受用魚或是用蝦蛄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海洋世界,一定好玩很多!
扁仙壺海膽風暴 @ 墾丁後壁湖左側
魚類辨識專家的資料庫整理技巧
要會認魚,除了買圖鑑和多潛水多問專家以外,還需要一套有系統的方法去幫助你釐清以下的問題:
某魚類家族龐大和複雜,如何釐清親緣關係(俗名甚至會誤導你)
名字很多,有些是潛水人才會叫的,有些是漁民或市場上的「經濟用語」,還有中英文之間的對照關係
如何找出快速分類的口訣?(非學術專業的檢索表)
我將分享我自己的方法論:
- 利用魚類多樣性教科書的分類方式,建立出清單
- 利用支援Markdown語法的編輯器整理清單資料結構
- 利用notion建立起資料庫
- 利用memoQ建立國教院魚類詞庫的字典檔輔助比對與整理魚名
- 利用潛水人常用的魚類圖鑑(Reef Fish ID)找出英文俗名和潛水常見的魚種
- 利用SQL或是notion內建的filters(WHERE)/property(SELECT)/sort(ORDER BY)建立出資料庫中不同的view,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同樣的資料庫內容,也方便以不同的情境去更改資料庫內的資料
我將以 Family SCOMBRIDAE 鯖科為範例解釋,我是如何透過以上的資料庫導向整理方法得到以下的結論:
鯖鰹鮪鰆 分辨訣竅:
鯖 => Mackerel 鯖族
鰆 => Spanish mackerels 鰆族 + Bonitos 齒鰆族
鰹 => 巴鰹+花鰹+正鰹 (Tunas 鮪族中扣除鮪屬)
鮪 => Tunas 鮪族中的鮪屬
- 馬爾地夫潛水常見的裸鰆 Dogtooth tuna 名字有 Tuna,但其實不是鮪,而是齒鰆族!所以嚴格來說應該叫 Bonito,但因為外型長得像鮪魚……所以……
- 「鰹」雖然包含在鮪族,但「鮪屬」相較之下是體型大且高速游動,因此巴鰹+花鰹+正鰹特別列在「鰹」類,但你要根據他們屬於鮪魚而說他們是 Tuna 也不能說錯
- 鰆魚三兄弟:土魠、馬加、白腹仔,要注意英文俗名有 Spanish mackerel / King Mackerel / Seerfish。其實 Wahoo 雖然不是土魠,但跟土魠一樣都算是 Spanish mackerel
運用的工具:
Notion => Markdown 語法編輯器 + 關聯式資料庫
https://www.notion.so/
memoQ => 翻譯整合環境
https://www.memoq.com/
分享日期時間:
2021 年 8 月 3 日 (星期二)
21:00-22:00
分享連結:
https://meet.google.com/hxh-fmap-ggd
Google meet 會議代碼:hxh-fmap-ggd
Line ID: magicfx0413
[Subsurface] 能預先知道電腦錶在潛水過程中的數據變化嗎?
休閒潛水在水下最關心的參數不外乎是:
NDL
殘壓
深度
其中深度你比較好控制和預測,但 NDL 和殘壓你就不容易抓準了。試問你有沒有潛到一半發現電腦錶的 NDL 很接近 0?殘壓突然變很少,少到你不得不趕快升水怕沒氣?如果有,那是否表示,即便有戴電腦錶下水,還是有做潛水計畫的必要?那這兩項參數,能否先預測在水中的變化?其實可以用 Subsurface 的 Plan Dive 功能,輸入好一些基本參數,例如 GF 值和 SAC,還有氣瓶容量與打滿時的壓力,就可以預測潛水過程中的NDL和殘壓,而且是用走勢圖的方式呈現,讓你更容易掌控全局。而且 Subsurface 的好處是,可以 on the fly 做多層深度規劃,你可以在上面拉節點的深度和時間,去看看會不會觸碰到 ceiling。因為如果你是用單一深度潛水規劃的思維,你在最大滯底深度的 NDL 快到 0 的時候,其實上到淺一點的地方,NDL 是會再增加的,只是你事先不知道會增加多少,但有了 Subsurface 輔助,你會更容易知道 NDL 的動態變化,潛水規劃起來會更有彈性和踏實。而且Subsurface不會只有告訴你NDL,你還可以看 SurfGF 和 Heatmap 來評估自己多接近 M 值來評估得減壓病的風險,也就是你會有個可以量化的指標而不是僅憑心理上的感覺。
如何計算耗氣量?SAC v.s RMV
我用汽車的耗油量來類比,計算耗氣量的時候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車子在「市區走走停停」和「高速公路上巡航」這兩種使用情境都要分別著算耗油量
=>在靜態和動態下也要分別計算耗氣量
=>例如拍微距或是做減壓停留的時候,相對於在頂流的時候
2.要怎麼表示耗油量?通常用「投入多少資源可以獲得多少效益」來計算
例如 km/L,也就是每公升可以跑幾公里
=>可以用 Bar/min,然後再算出 GTR (gas time remaining)
3.公英制的差異
=>公制用公里和Bar,英制用英哩和PSI
=>有時候為了更精準的計算和表示,會偏好用PSI,因為PSI單位比較小,
同樣的度量表示出來的數字會比較大,不較不會因為四捨五入而讓誤差變大
4.車子載越重越耗油
=>潛的越深越耗氣
=>換算回到水面時的耗氣量(以環境壓力變成1ATA時為基準來計算)
冰潛的裝備和技巧和在OW學到的有什麼不同?
比較人類和冷水哺乳動物的生理和行為,就可以知道動物適應低溫水域的方式,主要靠生理構造和行為,換句話說,原本用在溫暖水域的潛水裝備和技巧,可能就不適用於冰水域了。究竟溫度下降很多,會增加多少裝備後勤準備和水中技巧的複雜度呢?? 如果考慮到極低溫,在裝備和技巧上會從多選題變成單選題。
裝備
先講輕裝,面鏡、呼吸管、防寒衣、手套、頭套、套鞋、蛙鞋、配重帶首先我們來看有帶子的裝備,像是面鏡帶、蛙鞋帶,在冰凍的環境都會變得比較脆而容易斷裂,解決的方法是攜帶備用面鏡、備用面鏡帶,備用蛙鞋帶,或是把蛙鞋帶換成彈簧型,像 DiveRite 極致蛙王就是彈簧鞋帶。除了普通的面鏡,也有人會使用全面罩面鏡來減少臉部暴露在冰水中的面積。呼吸管在冰潛時基本不管用,因為你沒有機會在水面上游一段距離,都結冰了,同時也減少被纏繞的機會。頭套要有圍脖,且邊緣的材質要容易和臉部貼合,這樣水才不易滲進去。另外,也可以考慮再加一層 Icehood,去保護嘴唇,以免潛到最後嘴唇發麻沒力氣咬二級頭還得用手去扶。防寒衣的話,穿乾衣會比較舒服,因為太厚的濕衣實在很難穿脫,也容易影響四肢在水中的靈活度。當你四肢沒那麼靈活時,有些技巧會做得很慢甚至做不出來,也會增加你心裡的恐懼程度,對於潛水來說是很不利的。同時因為上水後也很冷,穿濕衣會更冷。而因為要搭配厚的內襯,所以乾衣一定要夠寬鬆,才能容納得下厚的內襯。手套分成乾手套和濕手套,穿乾衣的好處是可以搭配乾手套。襪子也一定要夠保暖,否則腳趾的失溫會很快速,想想看為什麼有些攀登喜馬拉雅山發生意外的人會因為手指腳趾凍傷而切除就會明白了。另外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可以考慮使用尿閥或是包尿布,也有人偏好用尿拉鍊款式的乾衣。當你的乾衣是襪套型的話,搭配的套鞋我個人偏好用 Waterproof Marine boot 這類可以有大開口的設計,會比拉鍊式的小開口套鞋更容易穿脫。因為戴厚手套,所以所有的技巧都會變難,特別是要掛東西,所以可以考慮使用冷水域專用的鉤子,例如 Xdeep 的 NX Series Large Bolt Snap。蛙鞋的話,一定要選對腳套的尺寸,因為你穿厚襪子加上靴子,足部可能會蠻腫的,如果拿平常在暖水域用的蛙鞋,有可能腳套的空間會太小,容易有擠壓感,會覺得不舒服甚至疼痛,或根本穿不進去。配重的話,因為穿厚內襯你的體積會變大,也代表你需要更多的配重,這就要看你怎麼分配配重,例如鋼瓶、鋼板、腳鉛、配種背心、配重包、口袋式配重帶等等方式,來將自己的密度增加而又不會把全部配重都只掛在腰上。重裝接下來講重裝: 電腦錶、調節器、三錶。建議用彩色高亮度的電腦錶,另外因為電池在冰凍環境下的壽命會比較短,也要多帶一些備用電池。有些調節器會特別標示只適合在攝氏10度以上使用,例如 Apeks Flight,而像 XL4 就可以下冰水。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在室溫的陸地上 將全滿的氣瓶的氣瓶閥完全打開,到最後你會發現氣瓶閥結冰了。所以選擇隔膜式環境密封的調節器,可以減少一級頭內部和水直接接觸的機會,也就比較抗凍。氣瓶的話,在氣瓶閥的部分常會使用Y型,代表一分二,同一個氣瓶可以接兩組調節器,或是得另外帶備用小瓶。Oring在冰凍的條件下會更脆,因此要更注意上矽油和檢視有無裂痕。除了BCD,還要加上戰術背心,因為要掛繩子,可以用來和岸上的tender溝通,緊急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條繩子把你拉上岸。
技巧
你的所有基本動作,都得在穿厚手套的前提下做得很順才可以。例如你要試下是否穿厚手套會很難捏住鼻子做閥式來平壓,這時候你就可以練習其他種平壓法,例如法蘭茲。面鏡除霧劑和口水比起來比較好用,因為口水比較容易結冰。厚的濕手套會很難穿脫,建議塗潤滑劑,例如 KY 等等,才不會卡半天。另外可以在下水前灌一點溫水進濕手套。乾手套的話則因為裡面可以加保暖手套或是電加熱系統,所以可以不用灌溫水法。冰凍的時候拉鍊和漸縮密封圈比較硬且脆,要小心不要太暴力而弄壞。結冰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要有水氣,一個是溫度要夠低。充氣閥和調節器都要特別注意,只能點按,建議連續按壓時間不要超過一秒,以免結冰而造成 freeflow。因為這些裝置是有接上壓力的,所以氣流的速度會比較快,按太久就容易結冰。所以在Openwater做的二級頭Freeflow練習,也就是按壓purge buttom來模擬大量出氣(壓下lever => 讓中壓座後退 不要去頂住火山口 =>一直出氣),在冰潛時母湯喔。此外,接上充氣閥的管路在拔除後要接上之前,也一定要吹乾。下水前,如果要吸吐來測試二級頭能否正常運作,吐氣的時候不要吐進二級頭內,可以減少水氣累積在二級頭內,降低結冰的機會。另外,因為你有兩組調節器,乾衣充氣閥可以接在備用調節器上,這樣就可以減少你正在吸的調節器的供氣需求,也減少了結冰的機會。打浮力袋或是吊掛袋時,不要用按壓二級頭的方式打,可以用自然吐出的氣。為了提高調節器的溫度,兩潛之間的水面休息可以用冰桶裝溫水,將調節器放在裡面。因為結冰時,原本的開放水域會變成非開放水域,也就是原本你可以直直回水面,現在水面變成不可突破的冰面,你如果沒氣時離水面沒很遠而做 CESA 現在卻會撞到冰面而無法回到水面,所以其實就要學像ERDI公共安全潛水在低能見度或是進入狹小空間執行任務等等的基本技巧,岸上需要有tender來戒護和支援,所以必須多學怎麼用拉扯繩索來和tender溝通的技巧,必且要配戴備用氣源。在水下有兩個東西可能會不見,洞口和潛伴。如果找不到洞口或潛伴該待在水底還是回到水面??這時應該先搜索,如果還是找不到,則得往上回到冰層下,理由是,這時候安全戒護員會下洞口做同心圓模式搜索。回到冰面下的好處是,除了比較容易被找到,你的耗氣量也會比待在水底少很多,可以撐比較久。
珊瑚礁黃昏潛觀察到的四個階段
如果有人在日落之前不久進入珊瑚礁中的水,並跟隨接下來的半小時內發生的事件,則會在魚類的活動和組成方面發生驚人的變化。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地區已經觀察到此序列,並且可能會發生在大多數珊瑚礁組合中。儘管物種不同,但地點之間的相似性表明共同的選擇壓力正在起作用,從而導致魚類行為的趨同。 微光時刻的過渡期涉及大約四個不同的活動階段
日行性魚類的遷移
從日落前約一個小時開始,動浮食性魚類(例如,金花鱸、蝶魚、雀鯛)從水層中降落到礁石上,大型植食性動物(例如,鸚哥,刺尾鯛)從白天覓食的地方遷移到夜間休息的地方,並沿著可預測的路徑遷移。
日行性魚類尋找掩蔽
從日落前到日落後約20分鐘,日行性魚類會在礁石中尋找掩蔽。小型個體會進入珊瑚礁石中的孔洞和裂縫,而大型魚類則會在懸垂物下棲身。這些物種會按照特定的順序來行動;隆頭魚會最早尋找掩蔽,其次是動浮食性的雀鯛、蝶魚,大型雀鯛和鸚哥魚。某個特定物種尋求掩蔽的時間是固定的,從一個晚上到另一個晚上的差異僅有幾分鐘。也有許多日行性物種會在下一個階段尋求掩蔽。
安靜期
從水層中疏散。從日落之後約10–15分鐘開始,礁石上方的魚類活動和數量急劇下降。在接下來的15–20分鐘內,水柱中小魚的活動停止。幾分鐘前,整個珊瑚礁還充滿生機,充滿了遷徙和進食的魚類,然後這時水層中突然放空城,此時進行觀察會感到一種不安定的遺棄感。這一階段稱為安靜期,因為不管是日行性或夜行性魚類都不會在水層中移動。然而,並不表示所有活動都停止了。此時,諸如石斑魚、鰺魚、鯛魚之類的掠食性魚類會很活躍,通常會在靠近海底的位置游動並朝向留在水層中的獵物出擊。這種伏擊性戰術利用了獵物在漆黑的珊瑚礁背景下不容易看到深色掠食者的困難,而掠食者也利用獵物在較亮的傍晚夜空下的剪影來襲擊。
夜行性魚類的出現和遷移
安靜時期的結束象徵著夜行性魚類向水層中和沿礁石面的移動。日落後約半小時,金鱗魚、天竺鯛和石首魚會出現在礁石上,並開始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石鱸、鋸鱗魚和擬金眼鯛會沿著可預測的路徑從白天休息的地方遷移到夜間的覓食區。這時候,礁石上方和周圍的水層中就被活躍的魚類占據了。
到了日出前,傍晚發生的事情就會反過來又重複一次。夜行性魚類通常會遷移到前一天所住的同一地點尋找掩蔽。早上的安靜期發生在捕食者最活躍的時候,然後日行性魚類會重新佔據水層中央,並遷移到白天的攝食場所。這種主要由特定的光照量決定的時空分布的可預測性實在令人感到震驚。
晨昏性掠食者是理解在微光時刻珊瑚礁上發生事件的可預測、趨同性的關鍵。掠食的威脅是由晨昏時期獨有的環境、生理和行為因素共同導致的。在微光時刻,光照度從白天的約10,000 lux下降到夜間的約0.0001 lux。許多適應光照的日行性物種,以錐狀細胞為主的眼睛無法足夠快地適應黑暗,因此在變化快速的微光條件下無法捕捉光線。同時,對於能有效捕捉光線的夜行性魚類,主要由桿狀細胞組成的靈敏眼睛仍然無法適應明亮的環境。
因此,微光時刻是處於過度狀態的時間段,此時錐狀細胞仍有起作用,但效率不高。 許多珊瑚礁掠食者,和日行性魚類比起來,有比較少但比較大的錐狀細胞,而與夜行性的眼睛相比,錐狀細胞較多但較小。與日行性魚類在白天的視力相比,這種中間型的眼睛的視力較弱,與夜行性魚類在夜晚的視力相比,在捕捉光線的能力較差。但是,在日夜交替的情況下,當日行性和夜行性眼睛都不能很好地運作時,中間型眼睛在微光條件下會佔有優勢。珊瑚礁魚類視網膜上的光色素也表明了微光條件的影響。日行性、夜行性和晨昏型魚類桿狀色素對光譜中藍綠色部分(約490 nm)的光最敏感,與黃昏時主要的波長相吻合,會比與夜間主要的波長段 580 nm相符要來的更好。日行性和夜行性魚類似乎都犧牲了夜間視力,而傾向於在危險的微光時刻捕獲光線。這些解剖和生理上的差異,再加上掠食者在水層中往背光獵物猛擊的掠食策略,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日落後的幾分鐘對於潛在的獵物來說如此危險。日行性和夜行性小魚不活躍的安靜期似乎是在當時會有被掠食者捕食的威脅的直接結果,而不是涉及其獵物能見度的物理限制。傍晚和早晨的微光時刻可能僅佔24小時的5%,但微光條件對所帶來的影響顯然遠大於其時間長度。
魚類的桿狀和錐狀細胞
魚類的視網膜可能有兩種類型的感覺細胞,即杆狀和錐狀。杆狀細胞對低光照度相當敏感,但解析度低。晨昏性物種(在黎明和黃昏時活動)有較高的杆狀:錐狀細胞比例,許多夜行性和深海魚只有杆狀細胞。在其他魚類中,視網膜中的黑色素的光機械運動在昏暗的光線下使杆狀體暴露,而在明亮的光線下則使杆狀體受到保護。
很多魚也有錐狀細胞,錐狀的敏感度比桿狀低,因此需要更明亮的光線。錐狀細胞提供更高的解析度,而且錐狀:杆狀的比例在日行性魚類中是最高的,它們更依賴視覺。有幾種類型的錐狀細胞,每種都有不同的感光糖蛋白(視蛋白 opsin),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魚類可能只有兩種或三種類型的錐狀細胞,這取決於該魚類棲息地的光照品質。
魚視紫質(Porphyropsins)對黃-紅光敏感。黃-紅光的波長較長,在水中衰減相對較快。因此,魚視紫質往往更常見於生活在淺水區或靠近水面的魚類。
視紫質(Rhodopsins) 對波長較短的藍綠色光更敏感,而藍綠光能穿透更多的水,因此視紫質常見於棲息在較深區域的魚類。例如,大多數板鰓類擁有Rhodopsins,但Porphyropsins在這一類魚中較罕見。
Chrysopsins 對深藍光最敏感,由於波長短,藍光能穿透水層最深,在深海魚類中能發現Chrysopsins。